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姑苏城外寒山寺

(2009-10-11 00:41:11)
标签:

姑苏城外寒山寺

和合二仙

张继

苏州

佛教

旅游

分类: 程甚么的旅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

2007年5月23日,追随者诗人的名句慕名来到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

 

    寒山寺照墙像一道屏障耸立山门之前,朝西临河而立,上置脊檐,饰有游龙,气势非凡。黄墙上嵌有三方青石,上刻“寒山寺”三字,铁划银钩,笔力雄峻,款署“东湖陶濬宣书”。

    寒山寺的布局与众不同:一反寺庙普遍朝南的惯例,它的庙门是朝西的。苏州孔庙里有块刻于1229年的苏州地图,名叫《平江图》,因为宋代苏州称为平江府,图上的寒山寺庙门就已经是朝西的了。另外,《寒山寺志》也明文写到:“寺院呈长方形,四周培垣峻起,山门西向。”为何朝西?德高望重的寒山寺老方丈性空法师曾指点迷津,说过四个字:“因地制宜”。隋代开的大运河,至唐宋之际日益繁忙;苏州是水乡,庙门朝西靠河边,便于路过的商贾、船民、农民、信徒乘船来此朝拜进香。再者,人们熟知唐玄类西天取经的故事,西是佛祖居住地,西方又称极乐世界,光明圣洁,无一切烦恼,庙门朝西也表示崇敬向往佛国圣地,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另外,按照五行学说,水能克火。历代寺僧以大运河的水来克火,所以历史上寒山寺曾太平了几百年。

姑苏城外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

 

    寺院古称枫桥寺。始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旧名妙普明塔院。相传因唐代高僧寒山和拾得自天台山国清寺来此住持,更名为寒山寺。
    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僧法迁重建寺院。该寺曾多次毁于站火。现存殿宇多为清代重建。1954年初曾进行全面整修,并移建宋仙洲巷某宅花蓝楼于寺中,恢复“枫江第一楼”旧额。1995年,“普明宝塔”落成,宝塔逾42米的五级四面楼阁式仿唐佛塔,成为枫桥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寒山寺在日本也是妇孺皆知。寒山寺因唐贞观年间寒山、拾得两位高僧由天台山来此住持得名。后来拾得和尚东渡日本传道,在日本建“拾得寺”,与寒山寺为姊妹寺,同时,把佛家叩钟一百零八下的规矩也传到日本。

寒山寺传说:

    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648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寒山长大以后父母为他与家住青山湾的一位姑娘订了亲。然而,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寒山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酸、苦、辣、咸、涩,唯独没有一丝甜味。他左右为难,怎么办呢?经过几天几夜痛苦思考,寒山终于想通了,他决定成全拾得的婚事,自己则毅然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了。

  十天半月过去了,拾得没有看见过寒山,感到十分奇怪,因为这是从来没发生过的。一天,他忍不住心头的思念,便信步来到寒山的家中,只见门上插有一封留给他的书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寒山劝他及早与姑娘结婚成家,并衷心祝福他俩美满幸福。拾得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心中很难受。他懂得“朋友之妻不可欺”的道理,所以深感对不起寒山,他思前想后,也决定离开姑娘,动身前往苏州寻觅寒山,皈依佛门。时值夏天,在前往苏州的途中,拾得看到路旁池塘里盛开着一片红艳艳的美丽绝顶的荷花,便一扫多日来心中的烦闷,顿觉心旷神怡,就顺手采摘了一支带在身边,以图吉利。

  经过千山万水,长途跋涉,拾得终于在苏州城外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寒山,而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那样鲜艳芬芳,光彩夺目。寒山见拾得到来,心里高兴极了,急忙用双手捧着盛有毒斋的篦盒,迎接拾得,俩人会心地相视而笑。现在寒山寺存有一方碑石,上刻“和合二仙”图案,据说就是这两位好朋友久别重逢时的情景。过去苏州民俗中婚嫁用的人物图画挂轴,以及江南许多地方春节时贴在大门上的门神,内容都是两个人,一个手捧竹篦盒,一个手持荷花,相互笑容可掬,一副逗人喜爱的模样,也称“和合二仙”。据说也源于这个美好的传说。

  民间还传说,“和合二仙”为了点化迷惘的世人,才化身寒山、拾得来到人间的,甚至寺名也由于“和合”在此喜相逢并成为住持,而由“妙利普明塔院”更改成“寒山寺”。由于“和合”思想深得人心,加上张继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广为流传,所以尽管后来在宋朝时,曾将寺名重新改为“普明禅院”,但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寒山寺”。从元末至清末,寒山寺曾五次惨遭次劫,但事后总能复建,足见寒山寺在历代人们心中的地位。而且直到现在,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可见由他俩首倡的“和合”思想已在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说拾得后来还远渡重洋,来到“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传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看来“和合二仙”早就告诫过:中日两佃人民应该既“和”又“合”,而不应兵刃相见。正因为如此,所以日本友人也特别喜爱中国的寒山寺。是呀,和平、合作、友谊、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最强音!

  两人的问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甚广。现在餐饮等公共场所、民众家里经常有此句做裱悬挂。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据说“寒山拾得的传说”已经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姑苏城外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

 

   

    每座寺庙都有其令人回味无穷的传说,每座庙宇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色彩。

    寒山寺文化是以吴文化为根基,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为一体,形成以佛教文化为主体,和合文化为核心,钟声诗韵为标识,寒山拾得“和合二圣”为其文化形象代表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寺庙文化。

 

    阅尽古今无限事,寒山化育一身诗。

    阿弥陀佛!


 

 

             进入我的旅行生活       打开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