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CFTC持仓报告与白银走势的关系探究

(2011-06-24 14:31:10)
标签:

白银

cftc

财经

分类: 金银点评
文:朱悦心
图:张晓英 朱悦心

浙江盛威贵金属有限公司  

转载请注明出处



白银是投机性很强的交易品种。当前国际白银定价权主要掌握在美国COMEX白银期货市场。COMEX市场交投十分活跃,其中充斥着大量的投机盘。COMEX白银期货与期权的联合持仓量一般在20万手左右,约为10亿盎司,几乎超出了全世界现有白银存量的总和。显然,工业上的供求关系并不是影响白银价格波动的最主要因素,期货市场上的投机资金异动才是我们应重点关注的对象。

 

为增加期货市场透明度,防止内幕交易与价格操纵,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每周五会公布当周二的大资金持仓状况。在20099月之前,CFTC持仓只是被笼统的划分为“商业持仓”与“非商业持仓”两类。其中商业持仓一般认为与现货商、金银矿商有关,其参与期货交易的目的是套期保值;非商业持仓多数属于基金持仓,一般以投机和金融避险为主。但是,这种简单的划分并未能阻止价格操纵,其缺陷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尽显无遗。当时白银价格遭摩根大通与汇丰这两家银行的海量空头头寸打压,在不足半年的时间里由21美元/盎司,暴跌至8美元/盎司。而在暴跌之前,这两家投行的空单其实隐藏在“商业持仓”之下,并未引起中小投资者重视。20089月,委员会发布“商品掉期交易者与指数交易者调查报告”,建议将“掉期交易者”从“商业持仓”中分离出来,独为一类。该建议最终被采纳,并于200994日起生效。在新的报告中,持仓者被细分为四类:

 

1.       金银矿商、现货商(Producer/Merchant/Processor/User

此类交易者一般拥有实物白银,参与期货市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套期保值。持仓以空头为主。

 

2.       掉期交易者(Swap Dealer

掉期交易者参与期货交易,其初衷原本是为了对冲掉期市场(Swap Market,如OTC)上的风险,但在实际交易中其投机性很强。投行与很多做市商都属于掉期交易者,他们持有大量空头头寸,被认为是压制白银价格的最重要力量。

 

3.       管理基金(Money Manager

拥有“商品期货顾问”(CTA, 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资格的基金公司,以及被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认可、从事“代客理财”的私募基金等都属于管理基金。其交易亦以投机为主,但他们是发动多头行情的重要力量。管理基金在原来的报告中属于“非商业持仓”。

 

4.       其他交易者(Other Reportable & non-reportable

除上述三类以外的其他交易者。通常情况下,这些人并不是行情的推动者,而是“跟风者”。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白银价格走势与三类CFTC持仓数据关联性很强:

  1. 总持仓量(Total Open Interest
  2. 掉期交易者净空头头寸数量Swap Dealer Net Short Position
  3. 管理基金净多头头寸数量(Money Manager Net Long Position

下文将就此详细探讨。

 

总持仓量与银价的关系

    近三年来的数据表明,白银价格与COMEX期银总持仓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当银价上涨时,市场总体呈现资金净流入状态,总持仓量上升;反之银价下跌时,资金净流出白银期货市场,总持仓量下降。(见图1

http://s11/middle/562a622ega66f65668cca&690
1 2008-2011年白银CFTC总持仓量与银价的关系

由图可见,进入2009年之后,白银总持仓量呈整体上升态势,这反映出白银这一投资品种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关注。图1画出了总持仓量的底部趋势线。近两年白银总持仓量基本在15万手以上,只要确认总持仓量触底,那么后市银价上涨的概率较大。

 

掉期交易者净空头持仓量与银价的关系


掉期交易者是市场上最重要的空头力量。分析其净空头寸数量,有助于我们判断一轮行情转势的概率。

净空头持仓量(Net Short= 空头头寸数量(Short 多头头寸数量(Long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掉期交易者习惯进行空头交易。在绝大多数时间内,他们的净空持仓量是正值。掉期交易者往往在银价上涨阶段建立空仓(净空头头寸增加);而银价下跌时,再逐渐平仓进行获利了解(净空头头寸下降)。分别对比2008年至2011年期间每年的掉期交易者净空头头寸数量与白银价格,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紧密关联。其中在2008年和2009年,二者相关性高达87%82%。(见图2、图3


http://s5/middle/562a622ega66f759ff1f4&690

2 2008年掉期交易者净空持仓(Swap Dealers Net Short)与银价(Silver Price)对比图

http://s9/middle/562a622ega66f770f78b8&690

3 2009年掉期交易者净空持仓(Swap Dealers Net Short)与银价(Silver Price)对比图

http://s11/middle/562a622ega66f796d392a&690

4 2010年掉期交易者净空持仓(Swap Dealers Net Short)与银价(Silver Price)对比图


5 2011年掉期交易者净空持仓(Swap Dealers Net Short)与银价(Silver Price)对比图

观察掉期交易者的净空持仓量,对预测银价走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特别关注以下两点:


 1)  银价处于高位,但掉期交易者净空头寸忽然大幅减少。这预示着银价有可能短期见顶。

案例:2011426CFTC报告,掉期交易者净空头寸由9790手,大幅下降到3165手。而425日的白银价格,收出一根带长上影线的十字星。在之后的一周里,白银转势,由49.8美元,暴跌至32.4美元。





6 20114月~5月掉期交易者净空持仓量变化与白银暴跌

 

1)  银价做区间整理或震荡下行。此时净空头若出现触底起稳迹象,则银价后市看涨。

案例:自201113日至127日,白银一直处于震荡下行通道。我们发现掉期交易者净空头寸在118日触底(1825)后便开始上行。一周后,白银也随即结束了下跌,步入上行通道。




7 20111月掉期交易者净空持仓量变化与之后的白银走势


 

管理基金净多头持仓量与银价的关系


管理基金的操作手法与掉期交易者正好相反,他们是市场上最重要的多头力量,可以看作掉期交易者的对手盘。管理基金的净多头寸,与银价走势关系密切

净多头持仓量(Net Long= 多头头寸数量(Long- 空头头寸数量(Short

    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管理基金净多持仓量是正值。管理基金在银价上涨阶段逐渐建立多头仓位,在下跌时平仓。我们再来看一下2008年至2011年期间每年的管理基金净多头寸数量与白银价格的关系。其中在2008年和2009年,二者相关性高达90%85%。(见图8、图9



8 2008年管理基金净多持仓(Managed Money Net Long)与银价(Silver Price)对比图


9 2009年管理基金净多持仓(Managed Money Net Long)与银价(Silver Price)对比图


10 2010年管理基金净多持仓(Managed Money Net Long)与银价(Silver Price)对比图

http://s12/middle/562a622ega66f950f6c7b&690

11 2011年管理基金净多持仓( Managed Money Net Long)与银价(Silver Price)对比图

由图可见,管理基金净多持仓对银价走势的指导意义,与掉期交易者净空持仓非常相似。原因是这二者常常互为对手盘。但白银价格的一轮行情,既有可能由掉期交易者发动,也有可能被管理基金推动。若二者数据相互印证,则对银价的预测把握会更高。

 

最后,让我们根据近期CFTC持仓量来预测一下银价在今年下半年的走势。

 

1.       从总持仓量角度考察

今年白银CFTC总持仓量的峰值发生在419日,为233453手。但一周之后(426日),大幅减少了24178手(与掉期交易者净空头寸大幅减少发生在同一周)。迄今为止,除524日当周持仓量略有回升之外,白银CFTC每周的持仓量都在下降。614日的持仓水平仅为419日的78%。这说明资金依然在净流出白银市场。近期白银突破盘整态势的概率较低。


12 2011419日至614日白银CFTC总持仓量变化


2.       从掉期交易者净空头寸与管理基金净多头寸变化考察


13 2011419日至614日白银CFTC掉期交易者与管理基金持仓变化


    我们发现,掉期交易者净空头寸数目已在517日触底(-327),并稳步回升,这说明白银中期见底概率较大;但是,管理基金的热情依然不高,其多头持仓量在不断减少,净多头寸数目也未见明显回升。鉴于这两个数据并不一致,我们对白银中长期趋势谨慎看多。必须等到有足够的资金入场,推动总持仓量上升,其上涨行情才能确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