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网上看到一则旧闻,说2008年12月上海市多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组队来天津进行交流研讨。上海方面由复旦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刘明波带队,天津方面由南开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袁辛负责接待,在天津期间除了在南开大学交流,还访问了天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

新闻中有一个有趣细节,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名称并不统一。如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叫“心理咨询中心”,南开大学叫“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叫“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其他高校会不会还有别的名称呢?这些名称到底有什么异同呢?
基于好奇心,毛老师进行了相关中心和有关概念的百度搜索,现将得到的结果综述如下:
1、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教育”中心应该是最多,除了天津师范大学,还有辽宁大学、湖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昌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等。
百度百科“教育”定义是: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2、心理咨询中心。
“咨询”中心也不少,除了前面提到的复旦大学、天津大学,还有清华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湘潭大学、集美大学等。
百度百科“心理咨询”定义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是“咨询”加“研究”。
百度百科“研究”定义是:利用有计划与有系统的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过程。
3、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很多高校采用“教育”加“咨询”的办法,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
也有高校同样是“教育”加“咨询”,但文字表述略有不同,如贵州大学叫“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叫“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指导中心”。
4、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南开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称为“指导”中心。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也称为“指导”中心,由天津师范大学梁宝勇教授担任主任,南开大学袁辛教授担任秘书长。
福建农林大学、济宁医学院等高校是“教育”加“指导”,称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百度百科“指导”的解释为:①指示教导;②指点引导。两个释义略有不同,前者与“教育”接近,后者与“咨询”类似。
5、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华南农业大学称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中国民航大学是“教育”加“辅导”,称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习惯上,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一般称为“心理辅导中心”。
百度百科“辅导”的解释为:帮助和指导。
6、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燕山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称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百度百科“服务”的定义:是指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
还有一些高校,将“服务”与“教育”、“咨询”、“指导”、“研究”、“培训”等分别或组合使用。如:南京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云南大学“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西华大学“心理健康服务与研究中心”,天津工业大学“心理健康培训服务中心”。
相关博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