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年波也则
年波也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9,493
  • 关注人气:1,8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牟尼沟)

(2014-05-29 20:09:40)
标签:

黄龙

牟尼沟

年波也则博客

摄影

旅游

分类: 梦回高原

                                                                         自然杰作

人间瑶池__黄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b4f9b10100f30q.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金沙铺地,千层碧水走黄龙。黄龙风景区的巨型地表钙华坡谷,如一条金色巨龙,蜿蜒于原始林海和石山峰之间,构成奇、峻、雄、野的环境特色,享有“世界奇观”、“人间瑶池”之誉。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黄龙,山如其名。褐黄色的山体犹如一条金龙,盘卧在阿坝松潘的崇山峻岭中。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2009年7月重登黄龙,那年我66岁。

  头天下午从海拔400米的重庆乘飞机一下子到了3200米的松潘川主寺,自测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但也没有到不耐受的程度。朋友送来二袋氧气,尽管晚上因为高山反应睡不好,还是坚持没有吸它,早上起来精神也可以。朋友开车送我们去黄龙,翻越海拨4007米的雪山梁子,车到山顶,还一样下车来观景拍照。

  朋友为我们在景区管理处办了票,建议我们不去乘缆车,步行上山会看得更好,累了可去沿途的免费吸氧站吸氧休息。

  我坚持自己背摄影包,和家人一起边走边观景。不知是世界级自然遗产的魅力还是旧地重游的兴奋,上山途中并没有感到特别的累,只是觉得腿软。中途吸了两次氧。

  黄龙的吸氧站很人性化,吸氧不收费,只需花一元钱买根一次性的吸管就行了。花这个小钱避免了鼻管重复使用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游人也是乐意的。

  在对人间瑶池的赞美和气候环境恶化影响的感慨中,走走歇歇、看看摄摄爬上了3700米的黄龙顶__后寺五彩池。这有些出乎自己的预料,看来人的体能还是有潜力的,关键是要战胜自我!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黄龙替身__牟尼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b4f9b10100meb9.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b4f9b10100mj12.html

   牟尼沟在松潘县城西南,为了便于管理,也是为了陪衬黄龙,有关部门把牟尼沟收编在黄龙风景区麾下,作为黄龙景区的一部分。但一般团队旅游路线安排游了黄龙也都不再来牟尼沟,只是在黄龙主景区因为修路、塌方、大雪封山等特殊情况下无法通达时,才会安排游客来牟尼沟游览。因而平时除自由行的游人外,到牟尼沟的游客也不多,这反倒使景区显得更加幽静、神秘、秀美,客观上保护了牟尼沟的环境

   有人说牟尼沟景色不逊九寨沟和黄龙,这话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它除具有九寨沟那如诗如画的童话境界,兼备黄龙“人间瑶池”的神奇色彩外,更加浓郁的民族风情、原始森林的神韵、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山水林泉和高山草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静谧舒心的自然环境,实在叫人流连忘返。

 

  牟尼沟风景由扎嘎沟和二道海两部分组成,扎嘎沟在南,二道海在北,中间隔着一道山。

  扎嘎沟的主景是扎嘎瀑布。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扎嘎,藏语意为白岩上的激流。扎嘎瀑布位于扎嘎沟尾的扎嘎山下,瀑布起点海拔3270米,落点海拔3176米,瀑高104米(垂直高度94米),瀑面宽35--40米,夏季流量23立方米/每秒。

  瀑布上游是湖泊,下游是阶梯式河床,湖水从巨大的钙化梯坎上飞速写速跌落,经三级钙华台阶跌宕而下,冲击于巨大的钙华石壁,形成巨幅瀑身,声闻十里,如战鼓擂动,如万马奔腾。

  该瀑布为我国目前发现的落差最大的钙华瀑布。整个瀑面河床为一钙华体,钙华流尤如彩色液体飞流直下,钙华体上的水却清澈明亮。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扎嘎小瀑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扎嘎主瀑之下,玉液飞瀑、双龙潭、玉钵溢瀑、溢彩池、林中叠瀑、池中莲台、千瀑迎宾、柳荫池…等十余处景点递次散布于冷杉雪松之间。

   在3公里长的阶梯式河床上,流水从林间穿过,在土黄色的钙化体旁涓涓滴淌,把每一个低洼填满,把一个个深的坑、浅的池变成绿宝石、紫水晶,在一片片水面灿烂的浅水中,长满成片红柳。

   上百个层层叠叠的钙化环形瀑布与钙化湖,在林间似玉串珠连,奇趣横生,构成了一幅“水在树中游,树在水中长”的奇妙风景,远望宛若千条银色哈达从天际飘逸而下,近观又似万颗晶亮珍珠在击打琴弦引弹。其形秀丽而清纯,其声悠扬而深远,堪称一座奇趣无穷的自然迷宫。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松潘县志》中记载:“二道海,松潘城西,马鞍山后,二海相连如人目。”

   二道海景区以高山湖泊著称,二道海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海子。它像一个微缩景观,把高山湖泊、森林、瀑布、温泉、钙化地貌等浓缩其中。与九寨沟相比,它更有野趣,另有一番妩媚,小家碧玉般的静谧更让人流连驻足。
  九十九道海九十九种色”,在二道海景区长约五公里的狭长山沟里,翡翠湖、头道海、天鹅湖、二道海、人参湖、明镜湖、柳荫湖…等数十高原湖泊镶嵌其中,个个宛如珍珠、宝石。有的藏匿于密林之中,有的袒露在蓝天之下。湖水清澈透明,水面如镜,在原始密林的衬托下,在柔和阳光的照耀下,缤纷夺目,变幻万千。森林、蓝天和白云倒映在湖中,融为一体。恍惚间,天和地在水中颠倒了。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我们在鸟语花香的林间栈道上溯水而行,渐行渐远,渐入佳境,天与地之门仿佛轻轻地被打开,青山绿树碧水蓝天扑面而来,我怔怔的望着,她的美丽让我的心跳停止,一时间竟忘了身在何方仙境。就这样痴痴的,一步一步地向前。天是湛蓝湛蓝的,山是碧绿碧绿的,而海水比天还要蓝比山更绿。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沿着二道海子群上行,森林渐渐地由山顶降到山脚,林边的牧草十分茂密,野花点缀其间。

   二匹枣红马悠闲地啃食着牧草。它们的生活是惬意的,喝的是纯净的矿泉水,吃的是无公害食品,绝不会有任何饲料添加剂和三聚氰胺、色素、避孕药、激素…的担忧。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这块岩石叫“恋松岩”,一棵松树从岩石中长出,这棵松也应该叫作“恋岩松”了。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位于头道海与二道海之间有一片原始森林,被称作“森林迷宫”,看到“迷宫”二字,自然也就不会贸然走进林子里去了。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钙华年轮 离森林迷宫不远,有一片约1000余平方米的钙华坡。这里原来也在湖泊中,由于二道海塌陷断水,钙华表层裸露在空气中,经长期氧化、风蚀,逐渐变黑,形成象树木一样的年轮。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在二道海碰到三位日本留学生,这是那天在二道海见到的唯一的一批游客。这是2009年夏天的事了,要是摆在现在,恐怕这三个“小鬼子”吃了豹子胆,也不敢闯到咱们的这些地方来。

 

足迹_岁月的见证.13<2-2>(自然杰作_黄龙 <wbr>牟尼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