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2011-05-09 08:35:04)
标签:

四川汶川

“5.12”大地震

灾后重建

旅游

摄影

年波也则博客

分类: 梦回高原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汶川特大地震遗迹图片集合  摄于地震源点映秀和映秀__汶川县城途中

 

   时钟永远定格在那个令世界为之动容的时刻__公元二00八年五月十二日下午二点二十八分。

   这是一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三年前,一场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袭击汶川,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满目疮痍。


   日历即将翻到2011年5月12日__“5·12”,汶川特大地震快三年了。

  “五一”小长假,我选择了去汶川。

   汶川是我十分了解的地方,长期在阿坝州阿坝县工作,汶川是回内地的必经之地,粗算起来与汶川相遇不下于上百次。

   可是“5.12”之后我再没有去过汶川,尽管关于汶川大地震所涉及的地方都很熟悉,那里有我的同事和朋友。

 

   三年过去了,汶川人早已从悲痛中走出来。回到汶川,才真正领会到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含义。

  “从悲壮走向豪迈”,这是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在国防大学作演讲的标题。在纪念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的日子里,成为媒体新闻的主题词,因为它最能代表四川地震灾区人民变化了的心态。


   三度春华三度秋实。阿坝州藏羌回汉各族儿女,化危为机、崛起危难,用气壮山河的精神,跳起摸高的劲头,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在广东省对口支援的鼎力帮助下,破解了一道道世界级难题,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应对灾难、浴火重生的伟大奇迹。

 

   在恢复重建全面告捷的历史时候,作为一名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工作过24个年头的“老阿坝”回来了。回到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在映秀、在威州、在水磨、在漩口、在绵虒、在雁门亲眼看到发生在中国汶川的一幕幕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和加快发展让世界为之瞩目的奇迹,百感交集。

   记录我汶川之行的博文系列篇《“5.12”三周年__见证汶川》就此展开……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从都江堰市去汶川,必须经过紫坪铺。修建紫坪铺电站,形成了一个大湖,湖上架设着都(江堰)汶(川)高速的一座特大桥。

   都汶高速尚未全线通车,只能到达映秀。映秀以上,阿坝州与内地的联系,还得靠一条编号“国道213”的二级公路贯通。

   紫坪羌电站是在争议中上马的坝后式大型水电站,大坝把岷江拦腰截断,它的下游是都江堰和富庶的成都平原。

   人们不会忘记“5.12”地震给电站大坝造成的险情,曾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当时已经建成的大桥也被震毁,新生的紫坪铺大桥屹立在湖上,是那样壮观。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这张图片在汶川雁门乡拍摄,它反映出在汶川县已形成“立体式”的交通网络。岷江边是通往茂县和松潘的“213”国道,国道上是汶川县城至雁门的乡道,盘山路则通向山顶的萝卜寨__云朵上的羌寨。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世界汶川古镇水磨”__水磨沟路旁电杆上的一幅标语。 

  “5.12”特大地震,汶川令世界为之动容;三年重建,汶川同样让世界刮目相看。地震废墟上建设起来的水磨羌城,堪与同样在地震后重建的云南丽江媲美。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震源映秀重新沿渔子溪构建

  此间建设成为旅游温情小镇和防震减灾示范区,建筑多为两三层。据说映秀重建规划设计方案有多位国际建筑大师参与,或将对全国乃至全世界有着教科书般的意义。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绵虒__历史上曾经是汶川县城所在,传说中的大禹故里。(大禹故里在哪里?学术界和民间一直存在种种纷争)
  在广东珠海市的对口支援下,绵虒镇上建成了大禹广场。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重建的汶川漩口镇,在晨雨中好像一幅水墨画。

  漩口镇由广东中山市援建,为了感恩中山,废墟上建了一座“博爱”纪念碑。

  漩口是阿坝州的门户,也曾是州里的工业基地,尽管这里的一些电解铝厂、水泥厂都已恢复生产,但面临产业布局和环保等诸多问题,这些企业的关停或转产也许是迟早的事。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汶川县城威州镇一条普通的街道

    体育馆前是“锅庄广场”。入夜,藏羌回汉各族市民在广场里伴随欢快的乐曲跳起锅庄。

    从汶川人脸上自信安详的笑容里,我似乎看到了浴火重生的汶川谱写出一曲曲华彩乐章,创造出一个个人间奇迹,从悲壮走向了豪迈!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5.12”三周年_见证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二位少数民族小妹

 你能区分出她们各自属于哪个民族?她们的服饰各自有什么独自的民族特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