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从北向南流入四川武胜县,形成一个“几”字形的弯曲,将该县的石佛寺围成一个半岛,半岛正对武胜县城,县城南部就是四川省南充、广安一带有名的沿口古镇。

其实沿口并不是一个建制镇,它只是武胜县城边缘的两条老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武胜县城就设在沿口,由于这里位置低,嘉陵江涨大水就会被淹,后来县城迁建在沿口山峦的高处,老县城的街道就“原原本本”地保留下来,被称作了“古镇”。

在这里嘉陵江围成的“半岛”的尖端正对江对面一个凹陷的山谷,山谷似口袋,内大口小,袋口正对嘉陵江“几”字型凸起的部分,沿口古镇就镶嵌在江边的山谷之中。



说起“沿口”,当地人都忘不掉它昔日的繁华。
据武胜县县志记载,沿口古镇当年是蒙古大军在征讨合川钓鱼城时修建的屯兵点,处于军事上的考虑,选择了这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还给这里取了个名字叫武胜,即“以武取胜”之义。蒙古军队退走后,这里成了百姓的聚居地,自宋代以来,渐渐形成城镇,后来成为武胜县治所在地。
沿口古镇昔日的繁华源于它位处嘉陵江边。嘉陵江水到沿口,江面宽广,河床深邃;水势平缓,俨然一个天然优良港湾,所以每天这里都有近百余艘货船只在此停靠,凡秦陇药材、湘鄂棉纱、内江白糖、本地杂粮等莫不囤积于此,等侯上运至南充、阆中、广元,下卖到合川、重庆。



时代的变迁,交通条件的改善,陆路交通取逐渐代了水上货运,沿口码头昔日的风光不在。只有零星的客、货轮停靠在码头上,渔家的打鱼船到成了江边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渔民从嘉陵江捕捞的野生鱼黄腊丁、翘角、红尾鲤……成就了古镇餐饮的特色。
停车场里停放着不少从重庆、南充、广安来的车辆,好些游客与其说来逛古镇毋宁说是来沿口吃鱼的。我们向当地人打听到一家口碑很好的“杜打鱼”鲜鱼馆,选上一条二斤多的“翘角鱼”,加工成麻辣味,吃到口里,那个鲜味哟,拿重庆话说“巴适得狠,真的莫摆了”!
吃了沿口美味鱼,就去逛古镇。


一座沉寂的古镇,街道两旁的民居大多关门闭户,那喧嚣和繁华早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流逝风中,唯有碎石路仍旧绵长……




下集:《沿口__一个“老态龙钟”的古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