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到酒店后面的大露台上,就能观赏到红海的绚丽风光,沙滩、浴场、椰林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是那么的吸引人。
但是在在晌午时候,接近摄氏40度的温度,没有遮掩的太阳光,也让人产生几分畏惧。不过白皮肤的欧洲人就不同,他们特别喜欢红海边那火辣辣的太阳。

在红海,发现以中国游客为代表的东方人和以欧洲游客为代表的西方人的一种反差:东方人怕晒太阳,西方人怕太阳不晒。我说不清这种反差是属于文化范畴还是生理范畴。


在红海,包裹全身的,一定是东方人;西方人总是恨不得在太阳下把自已暴露无遗。
这些年,到红海旅行的中国人渐渐增多,但是基本上都是跟团去旅游观光的。到了红海住一、二天,看海洋、看沙漠、看日出日落。完了,走人。
当欧洲还是阴沉而漫长的冬天的时候,好多欧洲人来到红海,一住就十天半月、一个月,天天就晾晒在沙滩上,不把自己晒黑,决不罢休。


我早上到海边看日出,碰上的几乎全是中国游人,很少见到西方人;一到中午就翻了个“个”,难得见到中国人的影子,充斥在游泳池和沙滩上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欧洲人。





欧洲人喜欢灿烂的阳光,喜欢日光浴,一到夏天恨不得把全身晒成麦色的,麦色的皮肤在欧洲人的审美观里,是美的表现,健康的象征。欧洲的富人耐不过阴沉而漫长的冬天,于是纷纷到南美、到澳洲、到西亚和中东休假,目的就只一个--晒太阳。




欧洲人爱晒太阳的一个自然原因,是那里的气候相对潮湿。夏季去海滩好好晒晒,可以驱走身上一年累积的湿气,有益于皮肤健康。
晒得黑黑的皮肤,是欧洲人炫耀的资本。有钱、有时间才可以经常度假,经常晒太阳。所以,金发美女都喜欢把健康的肌肤大大方方的露出来。




人体有一种酪氨酸酶,它可以在促黑激素的作用下转化为黑色素。人体中酪氨酸酶的含量高,就容易变黑,而含量少就不容易变黑。
白种人体内含酪氨酸酶较少,因此皮肤不容易晒黑。在红海看见那些欧洲人在烈日下,皮肤晒得红红的,可就是变不黑,基因决定了欧洲人晒黑皮肤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我们擦防晒霜,是为晒了不黑;而欧洲人也擦防晒霜,但这种防晒霜是为了晒后可以促进皮肤变黑的。所以在欧洲是买不到美白的护肤品的,因为他们不需要。
美感需要、自然气候、基因物质共同决定了欧洲人喜欢晒太阳。追求“晒太阳”已被牢固地锁定在欧洲人种的染色体链条中,代代相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