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4.27 星期日
(晴间多云)
因斯布鲁克

用春光明媚来形容我所看到的奥地利小城因斯布鲁克是最恰当不过的。灿烂的阳光照在雪山上,银色的反光使你睁不开眼来。进入这座小山城后,不论你走到那里,抬头望去,都能见到那白晃晃的山顶。有时一片白云从空中飘过,和雪山连到一起,让你分不出哪是山哪是云。



湍急的因河水穿城而过,无数座桥梁连接着两岸,山城因此而得名。因斯布鲁克意译即“因河上的桥”。



然而,我还读出因斯布鲁克的另一层含义。这个奥地利小城扼德国通往意大利的要津,又是奥地利西、东走廊的枢纽,人们把它看成阿尔卑斯山的“心脏”。


在城里,几乎看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建筑。比较完整地保留着中世纪的城市形象,带拱顶的走道、半园拱和凸出式建筑、吊在店铺门上标牌,表现出歌德式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老迈和古典。



因斯布鲁克最具文物价值的数黄金屋顶。
历史上因斯布鲁克曾一度作为奥匈帝国皇族哈布斯堡家族的主要住所,公元15世纪,又被定为帝国首府。迈希米连大帝在位时,为纪念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订婚,在改造后的新王宫--公候堡的看台包厢的项棚上,用2657块金箔铜扳盖了一座黄金屋顶。
现在,黄金屋顶是因斯布鲁克的象征,招揽着全世界游客。
一名女性行为艺术者模仿茜茜公主的装束,全身涂成银灰色,“不辞辛劳”地站在公候堡前,吸引游人和她拍照,不停地做出亲昵的动作,两只眼睛却紧盯着你的口袋中的欧元。


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就象“西洋镜”,奥地利从眼前一掠而过,不可能从这个音乐殿堂的空气里品味那跳动着的音符。
星期日,到处是度假的人流,奥地利人的幽闲与浪漫也暴露无遗,露天酒吧不愧是好去处。




令因斯布鲁克人骄傲的,是他们已成功举办过两届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
得天独厚的冰雪世界,一年四季都吸引着全世界的滑雪和登山爱好者。滑雪和旅游收入成了这座12万人口的小城经济的支撑。

4月27日,离2008欧洲杯将在这座城市举行的首场赛事只有44天时间了,小城里还看不出什么迹象,没有设置我们惯用的那种“倒计时牌”,更没有铺天盖地的标语。
傍晚,旅行团继续前行,赶去住意大利边境小镇。挥手与因斯布鲁克作别,相约在“欧洲杯”再见,只不过是在电视屏幕上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