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农家石嫣
农家石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5,109
  • 关注人气:4,2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市赶集人

(2011-03-18 15:28:13)
标签:

北京

有机

小市集

杂谈

分类: 媒体报道
    我们的祖辈,在市集上买卖的,是自己胼手胝足在土地上种出来的庄稼、起早贪黑喂养的牲畜,还有各种自己亲手制作的生活器物。而对生活在城市中的现代人,“赶集”已经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词,去菜市场和超市买到的东西,都已经过了若干次转手。

  不过,已经举行4次的“有机农夫市集”和其他的社区农夫市集,让人们有机会重拾古风,与种庄稼养鸡养蜂的农户面对面地交流,买到几个小时前还在泥土里生长的新鲜蔬菜。“农夫市集”在西方城市,已经蓬勃发展了起来,但在中国,这还是个新鲜的东西。“这其实是很古老的赶集传统,大家在市集上买东西,交朋友。”市集的志愿者组织者之一、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IATP)中国项目官员常天乐这样说。在她看来,这样的市集可以让消费者和农户面对面沟通交流,“大家都是朋友”,增加彼此的信任程度。而信任,正是当下工业化的食品生产消费流程当中,越来越匮乏的东西。

  生活的艺术

  北京有一些农场自己组织的相对规模较小的市集(Country Fair),但以消费者为主组织起来的市集并不多。“我们这个市集并不是最早的有机市集,有一位叫张映辉的女士去年5月也做过,不光有吃的,还有很多日用品。”常天乐介绍道。去那个市集的,大多是在京的外国人,也没有一直做下去。而“北京有机农夫市集”,最早的发起者是日本艺术家植村绘美,她一直从艺术的角度关注食品的生产,另一个核心组织者是关注中国“三农”问题的美国人类学家、富布赖特学者梅若琳(Caroline Merrifield)。植村周围的艺术家朋友都很积极地加入,因此前两届市集的地点充满艺术气息:第一次是在草场地的维他命空间,第二次是在方家胡同的Studio X。《艺术界》(Leap)杂志直接就把这个市集作为一个艺术行为作品来评论。

  常天乐是从第三次开始加入的,也是核心的组织者。她更看重市集对于社区的影响。“以前来的外国人多,中国人少,对社区的影响力很小”。第三次在中国人民大学做市集的时候,明显中国人就多了起来,很多主妇模样的人认真地挑选着各种食品。3月12日,是第四次市集,又回到Studio X,早上10点市集正式开始,没多久,宽敞的空间里就挤满了人。“很多人是真心想来买菜,有个父亲是从劲松打车过来的(约有20公里)”。

  植村绘美自己在京郊的“小毛驴市民农园”包了一块地耕种,在那里认识了很多本地有机农户。她们挑选农户很谨慎,“她每一家都去拜访,然后大家一起选择,谁来谁不能来都要很谨慎地挑选。但农户自己也很忙,经常到市集的头一天晚上,到底谁会来也还没定”。

  虽然叫“有机市集”,邀请来的农户很多都没有去做有机认证。“规模小很难认证,成本也太高,”常天乐说道,“我们最想支持的,是最普通的无法进超市也没有能力做认证的农场和农民。但我们很诚实,没有认证我们就先告诉大家,没有认证。大家在彼此透明的基础上交流。”而且她认为人们对“有机”这个词,理解也千差万别:“有的人要求很高,对土壤和水、空气都有要求;有的人可能觉得不施化肥,不用化学杀虫剂就行”。3月12日的市集上,只有六合园一家有有机认证。消费者对此也很理解,早早去赶集的媒体从业人员雷丹就表示,“即使没有所谓的有机认证标志,有值得信赖的农户出产的相对安全的本地产品,我也很喜欢。毕竟有机认证对有些农户来说,存在门槛问题”。

  喧闹的市集

  和超市里那种人头攒动但彼此冷漠的购物环境不同,这种市集是相当热闹的。大厅里有一个充满艺术感的吉祥物,还常有年轻人带着吉他聚在一起唱歌。志愿者会用农户提供的农作物做南瓜汤、面包、沙拉等等,售卖的收入用于支持市集的运作。背着布袋子的文艺青年,和拎着菜篮子的大妈大爷,彼此喜滋滋地交流自己买到了什么,和农户聊天。农户也觉得这样的市集很好,北京圣林生态农庄的林剑觉得自己最大的感受是:“最直接最真实的接触,绕过很多中间环节,让农夫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省去了很多麻烦(如假货问题、利润问题),消费者会真实地感受与农夫接触的感觉,至少我会有一种交朋友的感觉。”他每次市集都参加,还参加为市集运作而筹措的义卖,因为“组织者都是义务的”。市集总有一些成本,“草场地和方家胡同的场地都是朋友的,所以不用付钱,但是人大的场地还是象征性地付了500块钱。”常天乐介绍道。

  六合园是第一次参加市集,六合园的技术员季老师感觉不错,“大家都很热情,反映特别好。大家都特别信任我们。而且基本上都不讲价,我们的菜卖5块一斤,其实挺贵的。但大家买得都挺多的。”他们是市集上唯一家卖草莓的,草莓迅速被一抢而空。“为了向消费者推介,他们的草莓其实降价卖了,本来30块一斤,20块就卖了。”常天乐说。六合园从市集回去之后,接到10多个消费者打来的电话,“可惜我们没法送货,只好让他们来农场了。”季老师有些遗憾。而圣林的林剑目前还没有感觉到市集给自己带来更多客户,“我相信这需要一个过程,前景应该很好。”

  有机生活的门槛

  在常天乐看来,农夫市集的核心理念在于“可持续性”:“农户生计的可持续、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根据国际农业知识与科技促进发展评估(IAASTD)给决策者的建议,“中小规模、减少对外部依赖的生态农业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盲目的大规模工业化农业隐患很多”。互相了解,彼此信任也是他们所看重的:“市集上所有卖的东西,我们都知道来自哪一片土地。”而有机农夫市集的热闹,对于有机农户也是一种鼓励,“他们都要忍受周围人的不理解,还有严重的经济压力。这样可以让更多农户觉得有机农业是有前途的,更有信心”。

  她经常会困惑,“到底是我们在帮助农户,还是农户在给我们面子,帮助我们?”几次市集下来,农户的数量并没有太大变化,进进出出都有。而参加有机农夫市集的农户的数量,也只占北京周边农户中很少的一部分。“我们想哪怕每周有一次,只要有农户来就行,但是他们其实很忙,人手也不足。来一次对他们来说,意味着要采摘、准备介绍自己的材料,有的农户周末还要送货,来的话就会耽搁送货”。来参加市集的农户,都不是大型农场,而且很多都是为了自己的有机理念而苦苦支撑着,“比如德润屋的吉云亮,有一年亏得不行了,后来有人注资,才支撑了下来”,常天乐很感叹,“小农场全都是理想主义者,每个农场都有自己的故事”。季老师就说:“我们的老板来这七年了,一直没挣钱,但是还要继续坚持下去。我们员工也只有努力宣传,让更多人知道。”

  虽然有朋友帮忙找场地,通过互联网也能引来更多的消费者,渐渐有了口碑,但农夫市集也总要面对一些问题。“我们希望能进更多的社区,让消费者和农户能有更多机会面对面交流。”目前市集的时间和地点都无法固定,“理想的场地,位置要好,夏天要有户外的空间,最好还有厨房,能够现场做有机食物,有一个封闭的空间可以做讲座,最关键的是不收农户任何费用”,常天乐畅想着,“如果要收摊位费之类的费用,就又变成新的门槛了”。而且由于农户精力有限,也不敢太过密集。农夫市集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很成熟,由政府划拨专门的地方,在固定的时间进行,“在中国还没有这种条件”。

  另外一个问题,是消费有机农产品的门槛。愿意选择农夫市集产品的消费者,大多有一定经济能力,比如对市集很着迷的白领王萌萌就觉得,“知道价格会贵一点,但好歹是鸡是走地的,蔬菜是新鲜的。”但市集还是会遭到一些质疑,被认为会变成另外一种形式的奢侈品。这也是常天乐她们所担心的,“特别害怕大家会觉得东西贵。因为减少了中间的流程,消费者和农户直接对接,事实上和超市里的有机产品相比,不是很贵。”不过,她也承认,“消费者还是有门槛的,他们需要接受、认同市集和农户的理念,来市集购物肯定不会像去超市一样”。

  下一次的农夫市集,是4月16日,会在北京西郊的“小毛驴市民农园”。那一天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应该会是一次长途跋涉。但同类的市集也正呈现增多的趋势,回龙观的“绿之盟有机生活馆”是一群妈妈们操持的有机小店,也曾经参加过农夫市集,很快“她们也从消费者要变成组织者了,夏天我们会一起做市集。”常天乐笑着说。(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第一财经日报    周舒 王菲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