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一篇关于猪流感的文章,唤起了我过往的几段记忆。近几年年年去美国,碰巧经历了几次突发事件,整个过程真的如同美国大片里描述的一样,很有意思,也让我获得了对美国紧急事故处理能力和安全防御机制的感性认识。
2004年8月,当时我带着三十多个学生夏令营在纽约。住进酒店,打开电视,铺天盖地全是关于第二天有人扬言要炸纽约一证券交易所的新闻,美国国土安全部挂出了橙色预警信号(最高最危险级别是红色)。高年级英文程度较好的学生听得懂一些,于是紧张地来问我怎么办?信息同时也回到了一些中国的父母那里,中国办公室里电话铃声一片。我当着孩子的面问当地的导游,导游气定神闲地说:“如果明天某些景点关闭,我们会调整行程,用其它景点代替。”第二天我们的行程包括游览自由女神像、联合国、华尔街,应该都是美国政府紧张的地方。
第二天早上,谈到此事,司机的态度更是满不在乎,“预警信号挂得越高,我们越是安全,证明政府已经启动了所有的安全防御系统。”上午游览自由女神像,我们仍旧是乘船到了自由女神像的脚底,只是头顶低空盘旋着三驾直升飞机。下午游览联合国,我们仍旧是进入了联合国会议大厅里,轮到游览华尔街的时候,我们惊叹地发现,就算是这么大的事情,证券交易所前的马路并没有封路,我们一样可以在旁边照相,大楼也没有关闭,仍旧人进人出,只是警察多了一些,楼前多了一道景观,一溜的警车加一溜的转播车,蔚为壮观。
全天活动结束,在车上,有了与学生们这么一段对话,“今天的游览你们感到有心理压力吗?”“没有......”“你们觉得安全吗?”“安全......”,学生拖着长腔回答,我于是说:“记住!回酒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父母报平安。”

当时照了新闻转播车,忘记照另一溜警车了。不过第一辆车是警车。
2006年夏天,从华盛顿D.C.到纽约的高速公路上,6个车道慢慢改为了2个车道。在美国生活有20年时间的导游说:“前面发生交通事故了。”接着2个车道被改为1个车道,最终全面封闭。当时我们的车正好停在丘陵路面的高处,看下方看得很是清楚。导游说:“惨了,惨了,那个人肯定伤得很重。”我问:“为什么这么说呢?”导游说:“直升飞机要来了。”果不其然,20分钟后,一架直升飞机盘旋几圈后,落在了前方的路面上,停留不多久,升空飞走。关闭的马路被打开,我们的车经过事发现场的时候,看到一辆车飞出了路面,落在了路边的草丛中,草丛中赫然血迹一滩。
美国的高速公路时速100多公里
2007年夏天,在华盛顿D.C.带着一群学生游览白宫,突然间,一高大威猛的警察站在我们前方,中气十足地大喊:“往后退!往后退!”环顾左右,刚才一片祥和的景象,不知从哪儿冒出了许多彪悍的警察。前方白宫的栅栏附件,好几个警察按住了一个人,原来有人翻越栅栏。瞬时间,白宫的屋顶清晰地可以看见有人出没,用相机将镜头推上去,看得见黑乎乎的一支支枪管对外。导游一边招呼着同学们往后退,一边见怪不怪地说:“那些是保护白宫的狙击手。那个翻越栅栏的人也许是精神有问题。”我问:遇到这样的事情通常怎么处理,他回答:“先是清场,封闭,如无发现其它可疑的人物和迹象,继续向游人开放。”

美国白宫。看见穿蓝色衣服人旁边的栅栏了吗?就是那么矮。
当时光顾着看热闹了,忘记拍下照片,看来不具备做记者的特质,呵呵
美国的警车拥有卫星定位系统
不信?请往这儿看!
全副武装
美国的警察,这还不算最彪悍的

真要被带上手铐,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