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广州图书馆办公,对面是大名鼎鼎的广东实验中学。一日很多学生云集图书馆,成排地坐在入口的台阶上,晃眼望去,一个个面无表情、老气横秋、两眼无光。这就是我们中国未来精英的模样?真让人感到悲哀,觉得孩子可怜。
联想到之前在领馆门口与之交谈过的一个男孩子。他由执信中学前往美国交流一年后回到中国,挺拔的体型、被阳光晒得褐色发光的面庞、两眼炯炯有神,阳光明媚得让人由衷地喜欢他。
由此想到去年随我去夏令营的一个学生,13岁,英语程度极低,上课听说读写一例不参与。一日他买了一部iPod
Touch,上课极其想玩,就和老师说:I want to play iPod
Touch(我想玩iPod
Touch)。您猜老师怎么反应?老师两手一摊,调子一扬,极其高兴地说:哇,你会说英文的啊!在坐的中国学生都深感震撼。要是在中国,肯定会被老师骂得出彩。有一天,在我转达了老师投诉他不作为的行为之后,这个学生上课积极主动了一些。课后,老师看见我,专门走过来,向我道谢,说:谢谢你的帮助,Mark今天表现很好,我以他为荣。当时老师的身边围了不少的中国学生。
难怪在随我去过美国夏令营之后,学生接着办理留学手续的时候,我会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去美国读书?不少的学生的回答是:因为美国老师很Nice。
在美国,如果如中国般这样公开排名次是违法的,叫做侵犯他人的隐私。如果如中国般用成绩不好定义一个学生为差生,叫做践踏他人的尊严,是要被剥夺做老师的资格的。学生还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控告老师。
这应该是原来在中国因为成绩不好而灰头灰脸,觉得自己一无四处的孩子到美国之后进步很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觉得自己被尊重,心灵得到舒展,觉得自己还是有优点的,由点及面,促发了他心中要什么的愿望。加之美国式具体而细节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孩子踏踏实实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成绩自然提高。一味灌输,孩子拒绝接受,给予再多也无用。
苏格拉底说:自由的人不能象奴隶一样学习任何东西。强迫身体劳作不一定会伤害身体,但被强迫学来的东西不可能在灵魂中留下来。当我对一个学生说完这句话之后,您猜这个学生是怎么答我的?她说:老师,你看我们多厉害,强迫学来的东西还能在灵魂中留下一部分。听到此话,不知是应该为她睿智的答案感到高兴,还是应该为她的黑色幽默感到悲哀。
我2005年在美国Hostfamily家的孩子——用鞋子装饮料罐,够创意吧。父母绝对不管。

这个女孩子的甜美笑容永远地留在了我脑海里

妈妈参与一起创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