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中国昆曲名家年度雅集暨厅堂版《牡丹亭》600场纪念
于丹北大被哄的真实情况
青岛籍昆曲名家丛兆桓:于丹被轰有其必然性
杨恒均——听于丹胡说八道
2012中国昆曲名家年度雅集(碧海潮升豆瓣日记)
2012中国昆曲名家年度雅集暨厅堂版《牡丹亭》600场纪念 (jrshui豆瓣日记)
这是一个句号[评2012中国昆曲名家年度雅集] (元味博文,最后面有比较完整详细的事件对话记录,看到仓库、美轮美奂、金蝉记什么的,我又笑了,主持人原来不就是说相声的吗,当然,我丝毫没有贬低相声演员的意思,我很喜欢刘宝瑞、侯宝林、师胜杰和……王老爷子的儿子——于谦)
突然发现又被荐了,赶紧更新!……


省昆石小梅老师他们借此演出机会,提前5个月开卖明年的票,瞧这震撼的仨大海报。我们是跟如是山房买的,可以刷卡可以开发票,还一张票赠一小包台湾山茶,真是不错。


进场看到这舞台,我就知道这戏是用尽了心思,但看到金鱼缸,又汗了!……遥记两年前厅堂版第一次在北大演出,那金鱼就蹦出缸了,在舞台上蹦达,演员很淡定继续演,过了一会儿一位女学生冲上台把金鱼捧回缸里,全场一片掌声,那时最高的票价才100元,照相也很随意。如今这场,中间区域前15排全是980元的,但好处是空位相对不少。




侯少奎:
“因为我是祖辈干昆曲的,都四代了,我们对昆曲非常爱,血液流淌的都是昆曲的血。昆曲,I LOVE YOU!”








主持人:(当候老表演完夜奔片段后)我们听听侯老师喘不喘。
侯老:还可以!……每天锻炼一个小时左右(大意)
主持人:我希望在场的老年朋友向侯老学习!


梁谷音:“演员在塑造某个人物的时候,肯定需要通过自身对角色的理解,将很多行当融汇在一起,通过这样一种融汇,你已经分辨不出她是闺门旦或是花旦,你所呈现给观众的,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红娘,或者一个有血有肉的潘金莲。”







王芳:
“昆曲是我的精神支柱,也是我心中的恋人。我这辈子会追随它。”









石小梅:“退休后我想我应该不再多过问昆曲的事情了,但是我舍弃不了,因为昆曲跟我就是相依为命的,我离开了我的昆曲事业,我觉得我的价值就没有了,所以,除了跟我的先生,我跟昆曲也是相依为命的。”





“情向前生种,人逢今世缘。我想我的前生一定是跟昆曲相守的,今生我又遇到了昆曲,我期盼着来生还会坚守昆曲。”



“我今年从事昆曲已经60年了,我72岁,但是我觉得还只有27岁,现在正在培养我们的第六代的昆曲人。我早就嫁给了昆曲,所以我要子子孙孙一代一代的第七第八代的传承下去,为我们的老师,为我们的老一辈,传承更好的昆曲艺术。”
还是引用元味的记录(他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主持人:人家说张洵澎老师72岁像27岁。
主持人读博文,说“张洵澎老师也许不是那么闺秀不是那么收敛,但她是那么的艳光四射。……对上了年纪的演员来说,演出杜丽娘是一件残酷的事情,但是我看到她,张 洵澎老师的表演之后,连一丝丝的悲剧心理都没有了,而且我忍不住地喊,张老师年轻的是时候,一定是个大美女。看到台上的感染力,我后悔自己晚生了那么多 年。”
不知道主持人从哪里弄到的这段博文,我感觉台下都在窃笑。














这些老艺术家的视频小短片,都有一句话,比如:我今生就是嫁给了昆曲、一生结下了缘、下辈子还要唱昆曲、昆曲塑造了我、离了昆曲我什么都不是……………… 这样的场合,听来感动,却也无比心酸…………

我们总遗憾自己没有生在昆曲的盛世,但盛世的小尾巴,我们总算是赶上了、见证过。




“昆曲,塑造了一个汪世瑜;汪世瑜亦将毕生投身于昆曲艺术。”













计镇华:
“我们作为一个演员来讲,如何把握、凸显、演变昆曲剧目,是我们演员一个使命。学无止境,要观察生活,任重而道远。”





视频刚播出时脸是黑的,张静娴哈哈笑道:陛下怎么成这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