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晚上,曼联在日本迎来了亚洲行的第3场热身赛,他们2:3输给了日本的横滨水手。曼联今年夏天在亚洲的行程选择了东南亚和日本,其中并没有中国。不仅是曼联,欧洲豪门今年夏天都没有选择来中国。相比于前几年豪门扎堆来中国“淘金”,今年这些球队为什么都无缘中国?

如果一切顺利,本来杭州球迷今年夏天可以在家门口观看德国超级杯的比赛。上赛季参加欧冠决赛的拜仁和多特蒙德刚好是德国超级杯的参赛球队,此前在运作这场比赛放在杭州进行的国际文娱公司总裁武林说:“如果这两队来参加,球市肯定会非常好。”
德国超级杯放在杭州举行的方案,一直到春节后才宣告失败。武林说:“拜仁和多特蒙德都同意了,但像汉堡等两三支球队不同意。根据要求,把超级杯放到海外比赛,是需要所有德甲球队都同意的。”
一些欧洲中小俱乐部对在中国开发市场信心不足,他们也知道没有多少中国球迷对自己感兴趣,所以更看重的是出场费。而运作赛事的经纪公司,也知道随着中国球迷口味的提高,不会买这些中小俱乐部的账,所以他们不会重金邀请这些球队,这样中小俱乐部来中国踢商业比赛的路就被堵死了。

1999年曼联和申花的比赛,是近年最成功的商业比赛
对于豪门俱乐部来说,今年他们也都没有把中国作为目的地,即使是那些原来计划来中国的,最终也选择了取消。巴萨在4月宣布取消原定8月份上海行,AC米兰5月份宣布取消中国行,意大利超级杯今年也没有放在北京。豪门来中国最大的阻碍,就是他们出场费过高,经纪公司很难通过门票收入收回成本,大多都是“赔本赚吆喝”。
“像巴萨和皇马这样的西甲豪门,来中国的出场费大概在250万到300万欧元,这还不算交通和住宿等费用。英超豪门一般来亚洲会走几个国家,这样分摊的成本会少些,但也要100多万英镑。”2009年承办过曼联杭州行的武林,对于“行情”非常了解,武林说:“1999年曼联中国行,那时候主办方是赚了钱的,后面的商业比赛基本是亏本的。而像意大利超级杯这样的正式赛事,听说一开始赚了钱,后来也不行了。”
豪门中国行最让主办方头疼的,一是成本过高,另外就是行业管理混乱,一些经纪公司恶意抬价扰乱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办方很难指望仅仅依靠门票收入保本的,企业赞助是非常重要的一块收入,但武林说:“今年大的经济环境不是很好,没什么企业愿意赞助比赛。”再加上中国赠票风气盛行,这也打击了主办方的积极性。
“以前一些经纪公司亏本,但都不说,现在这么多年下来,大家都清楚情况了。”一名曾经承办过豪门中国行的经纪公司老总透露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各方面都想“喘口气”,希望豪门暂时不来中国可以重新吊起球迷的胃口和经纪公司以及赞助企业的积极性。商业比赛的春天或许会在几年后重新到来——武林和德国方面有过沟通,德国超级杯可能会在2015开始的5年中在中国举办3届,第一年就准备放在杭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