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齐柏林飞艇
齐柏林飞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3
  • 关注人气: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国制造和日本制造哪个好

(2010-03-29 15:51:39)
标签:

杂谈

 

   如果这是一个全球性、全行业的问题,就应该是个长篇论文都不见得说的清楚的事儿了。譬如说,我最为尊敬的日本企业——索尼,恐怕德国拿不出一个企业可以相提并论,抑或是西门子的医疗器械我又想不出一个日本的竞争对手。只能说,这是两个以严谨和敬业著称的民族,他们同属A型血系,在高端制造业领域,他们的产品都会互为竞争对手,也都是国家品牌的比拼。在这里,我只能拿我最擅长的两个领域,印刷机和汽车来说说事儿,看看究竟是made in Germany还是made in Japan。

   其实汽车和印刷机同属机械制造业,也是包括电子系统、软件、塑料模具等等综合产业的集成,是国家高端制造业的代表。像汽车,德国的四驾马车:奔驰、宝马、奥迪、大众对决日本的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等,基本上把美国制造和法国制造抛在了身后。如果真像收购沃尔沃的李大总裁所说:“汽车无非就是四个轮子上加了几个沙发”那样简单,那香河早就是汽车迷顶礼膜拜的地方了。我觉得汽车更像“钢铁侠”,核心部件无外乎就是那老三样: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是汽车的首要职能:作为交通工具所引申出来的汽车的动力性、稳定性和操控性三大指标。在这三个领域,德国始终是技术引领、制造精湛的典范,丰田、本田们再努力追赶,终究还是追随者的角色。对于印刷机来说和汽车一样,主要它还是个钢铁产品,核心部件其实是传动齿轮、压印滚筒,因此钢材和铸造显得尤为重要。德国的印刷机制造企业主要包括:海德堡、曼罗兰、高宝等,我有幸参观过海德堡的工厂,参观那巨大齿轮的生产过程,感慨钢铁和铸造是在德国人血脉里的,这个东西很难解释,有他们的科技和传统,但更多像一种基因。虽然尤其是二战后日本人非常努力,但这两点无论怎么做都的有点勉为其难的意思。就像动漫是日本人的基因一样,日耳曼人绝搞不出樱桃小丸子这类东东。http://s3/bmiddle/554ed763t82ebb353fa82&690

   从品牌战略来讲,德国人似乎也更胜一筹,奔驰的百年老大是不断创新而又不断沉淀的,德国人似乎更能算些大帐。相比之下日本人更多的“逐利”本色,使得日系车几十年来经典乏善可陈,这与销量的增长不成正比。拿日本企业对于赛车纠结的战略来说,如今的F1日本车队已经全面败退。丰田“召回门”也是推波助澜,日本制造更多向中低端滑落,有点被打回原型的感觉。工业设计也属于品牌范畴,德国的设计沉稳高雅,日本的时髦轻佻,德国车七年一换代,日本的基本四年。我们如数家珍的保时捷911、宝马M3、奔驰的迈凯轮的经典造型,却难以搜罗出日系经典,难道是藤原拓海的—丰田AE86吗?小森、三菱的印刷机的工业设计平庸至极,再看看海德堡,你只能说:很Germany也很Man!
http://s14/middle/554ed763t82ebcdd92bed&690


 

   对于汽车和印刷机这两个钢铁家伙来说,日本人也有优势项目,那就是电子器件。又提我的“制造基因”论了,这个东西德国人实在没啥感觉,“小毛病多”是德国制造的一大诟病,其实这主要是指的核心部件之外的非钢铁部分。大众甚至奔驰、宝马在统计数据面前也要向日系车低头,我的一个生活在加拿大的朋友就是因为他的高尔夫在冬天关不上窗户痛下决心换了斯巴鲁。小森、三菱等日本印刷机在这方面比海德堡、曼罗兰们要趾高气扬了,每次,海德堡的电子主板故障都能让我们抓狂,因为德国电子主板要坏了就只能换,小辙几万多者十几万。

   日本人相比德国人更会“卖”,呵呵,其实就是更会做生意。日本的销售和售后跟美国人学得很到位,比古板的德国人显得人性化和灵活。同档次的汽车和印刷机的售价几乎都是日本的便宜,差距基本都在10%以上,有的能到20%,对于售后服务也更殷勤和低廉。对于投资者来说,保值率德国货却重新获胜,基本也像新车新机器售价一样,同等年份和使用情况的德国货比日本货要贵10%—20%。

  其实,我的选择很清楚,从我搞设计公司的审美积淀,当然选择德国制造;现在我搞企业,而且是励志于精品品牌企业,我还选德国制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