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浩月
韩浩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129,206
  • 关注人气:14,5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撤掉文艺滤镜的《扫黑风暴》,因为真实生猛而好看

(2021-08-22 16:52:40)
标签:

韩浩月

电视剧

扫黑风暴

万物皆有光

分类: 娱乐
撤掉文艺滤镜的《扫黑风暴》,因为真实生猛而好看

韩浩月

最近,《扫黑风暴》这部剧火了。这部剧不仅在朋友圈中刷屏,某打分平台的评分也非常高,“徐英子好惨”“孙兴让人恨得牙痒痒”“幕后大boss是谁?”不少观众跟着剧情在“真情实感”地追剧。《扫黑风暴》的火爆,也让人产生疑问:它究竟好在哪里?

首先就是悬疑题材。可以说,当孙红雷作为第一男主角出现在海报中时,就已经为这部剧奠定了悬疑的调性。这与他以往的角色风格不无关系。2008年,孙红雷在谍战片《潜伏》中饰演的卧底余则成有血有肉,在观众那里也是有口皆碑。再往前追溯,其在2003年《征服》中塑造的“刘华强”一角,也让“刘华强买瓜”的段子经久不衰。

此次《扫黑风暴》中由孙红雷饰演的李成阳,可以说是刘华强与余则成的合体,这样“坏好人+卧底”元素放在一个角色中进行人物塑造,也成为《扫黑风暴》中一大看点。

此外,《扫黑风暴》的主要案件是根据“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真实案例改编,观众很容易从中看到现实的影子:孙小果案、“操场埋尸”案、湖南文烈宏涉黑案、海南黄鸿发案等。编剧把这些恶性案件统一都放在了这个虚构出来的、小小的“绿藤市”中,极具戏剧张力。

办案人员如何冲破黑恶势力编织的关系网,让“绿藤市”真正如其名字一样生机勃勃,让观众充满期待。在观看《扫黑风暴》时,除了欣赏剧情之外,观众难免会带入一些打量的眼光,这种眼光包含着一种审视——作为电视剧,会将那些震惊全国的扫黑除恶案件,表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尺度?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评判标准,因为在不同时期,涉案剧的尺度,某种程度上真实反映了社会公众对于公平与正义的渴望与呼声,越是敢于展现罪案的真实一面,就越能折射现实当中官方与民间对打击犯罪、维护秩序的坚定立场。

无疑,《扫黑风暴》满足了观众在剧情之外,对于安全感的潜在需求——在对黑恶势力的可恶一面不遮遮掩掩的同时,展示正义力量的强大。这样的对决,虽然惊心动魄,但更让人对未来拥有信心。

人们常说,“现实比电视剧更精彩”,原因之一就是,电视剧往往会在表达深度到达一个水平线时就止步不前、浮于表面。这种做法要么是出于对观众接受度的担忧,要么是创作者不具备将现实合理转化为影视作品的创作能力。

《扫黑风暴》之所以能够突破这个束缚,除了依托真实案例之外,恐怕还在于创作者敢于在此基础上,对人性之复杂给予更立体的展现——无论对于好人还是恶人,均是如此。这使得剧作拥有了一把“一碗水端平”的道德标尺,使得剧作倡导的价值观变得更加坚固、不可撼动。

不少观众认为《扫黑风暴》节奏感、氛围感很强,给人以沉稳的观感,这种印象的形成,在于“现实、电视剧、观众”这三者之间,实现了互动与共振。轰动全国的扫黑除恶行动是一面镜子,这部电视剧也是一面镜子,这两面镜子互为映射,让曾经“光怪陆离”的案件变得透明可见。

尤其是那些曾让人感叹的人间百态,令人愤怒的暴戾恣睢,还有让人不敢直视的人性贪婪等,都有了一个符合逻辑的解释,也有了清晰可见的解决方案。这是观众在为剧情与人物揪心的同时,也莫名安心的根本原因。

说到底,一部影视剧之所以能够广受欢迎,一定是触发了最广泛的共情。随着中国法治文明的进步,公平、正义就像阳光与水一样,成为公民不可或缺之物。

生活于这个社会,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正义必须伸张,邪恶必被压制,法治必须实现。所以,当孙小果、杜少平宣判死刑时,舆论众口一声叫好,为正义的结果拍手称快。而《扫黑风暴》拨动的正是公众心中关于法治与公义的那根弦。它真实反映了公众所想,描摹出时代情绪的最大公约数。

与此同时,在艺术呈现形式上,《扫黑风暴》摆脱了过去这一类型影视剧自带文艺滤镜的弊端,用真诚的表达,还原了早期涉案剧直面现实的生猛姿态,用观众普遍能接受的通俗电视剧美学,把故事与人物,还有强大的价值观,直接地送到了观众眼底。

直面反映社会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加上诚意十足的制作技术,《扫黑风暴》自然直抵人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