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8)班 赵燕楠:我谈武则天
(2015-06-18 16:24:21)
标签:
武则天武举萧淑妃唐太宗手工业 |
分类: 学生历史小文章集锦 |
初一(8)班
赵燕楠:我谈武则天
作者:初一(8)班
赵燕楠
武则天,又名武曌。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后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原是唐太宗的才人,赐号“武媚”。唐太宗死后,她被送去感业寺当尼姑,高宗当太子时,曾见过武则天,彼此倾心。后因王皇后与萧淑妃争宠,王皇后便利用武则天打击萧淑妃。而且正和高宗心意,越来越宠武则天。武则天从小就聪明,有智谋。在她进宫之前曾和母亲说过:“见天子焉知非福。”她称帝后,重用武氏家族,改国号为周。这位武周之王,终于登上了权力的最高峰。【1】
武则天爱惜人才。徐敬业,骆宾王等揭竿起义,为了号召全国响应,骆宾王亲笔写了讨伐武则天的文章,这是一篇文采飞扬,脍炙人口的名篇。虽然把武则天责骂的非常厉害,但武则天看了后却赞不绝口,而且认为朝廷没能任用他,实在是“宰相之过”,她破格提拔了许多有才能的人,像后一代的姚崇等,都是她提拔上来的。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奖励地方官吏发展农业生产,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当时,农业和手工业在发展。手工业主要表现在采矿业、铸造业和纺织业上。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商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市”的增加或城市贸易的发达。
武则天当政期间,还完善了在隋朝就创立的科举制。武则天不仅开创了“殿试”,而且还开创了“武举”。她设置“武举”的原因是:唐朝时,契丹、吐蕃一东一西侵扰边境,中原王朝处于被动局面,连连失地,为了培养优秀的将领,改变被动局面,武则天就发明武举制来选拔武将,应用于战争。
综上所述,武则天,这位武周之王,对她的评价,我们要注意一分为二的看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