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一(8)班 卞馨君:从《清明上河图》看宋朝人的社会生活

(2015-06-12 15:52:05)
标签:

《清明上河图》

社会生活

初一

景象

瓦子

分类: 学生历史小文章集锦

初一(8)班 卞馨君:从《清明上河图》看宋朝人的社会生活

作者:初一(8)班 卞馨  来源:两宁两京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b5e6900102wi2u.html

  我从《清明上河图》看出了当时汴河的自然景象和繁荣景象,此画属于风俗画,也具有风俗画的特点。

从村野看出来,宋代农村百姓的住房较简陋,多为低矮的茅屋。稍微富一点的人家以茅屋和瓦房相结合,构成一组住宅。

  汴河是北宋时期国家重要的漕运交通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口稠密,商船云集,人们有的在茶馆休息,有的在看相算命,有的在饭铺进餐。还有“王家纸马店”,是卖扫墓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

汴河的船运非常繁荣,一座宽大的木桥飞架两岸。桥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桥下,逆水而上的大船横在河中间,船夫们奋力拨正过桥方向,桥头遍布饮食摊、刀剪摊和各种杂货摊。

  从画中可以看出,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在画中有许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人在这里面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仔细观察这幅画作,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总而言之,《清明上河图》反映出宋代首都东京当时经济的繁荣景象。

 

参考:有关资料和历史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