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5)班 蒯佳欣:我看武则天
(2015-06-04 09:41:07)
标签:
武则天武举初一开元盛世殿试 |
分类: 学生历史小文章集锦 |
初一(5)班 蒯佳欣:我看武则天
作者:初一(5)班
蒯佳欣
武则天的功绩主要表现在:1、社会经济持续向前发展。武则天执政期间,唐朝任实行均田制,几乎所有农民都有地可耕,但她仍然强调中农政策,武则天还很重视边防要地的屯田事业,不仅发展了农业生产,也巩固了国防。不仅如此,武则天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方官吏的检查督促,兴修农田水利。武则天的这些措施,都促进了农业的生产和发展。
2、开创了科举考试中的殿试和武举。武则天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大隋以来的科举制度。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制度最大的变化表现在,她别出心裁,叫及格考生来大殿再考一次,由皇上亲自出场主持殿试,这样既增加了考试的严格性和考生的光荣感。她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还允许有才能的人自荐。通过种种措施,打破了原有的制度,为一般的下级阶层参政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武则天通过科举、自荐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武则天称帝后还破例开了武举,即在科举考试当年同时进行武举考试,内容有步射、马枪等内容。
3、巩固了边疆。在武则天施政的年代里,坚持边军屯田的政策,对边区开发、减轻人民传输之劳,以及巩固边防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武则天当政期间,唐朝政府在边疆地区设置北庭都护府,该机构与唐太宗时期设立的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在今新疆地区设置的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4、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由于武则天十分重视武举和人才,到开元,天宝的年间出现了“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良好社会风气,正是这种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