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一(2)班 李杰 朱海涛:我看明太祖朱元璋

(2015-06-02 17:04:08)
标签:

朱元璋

李杰

明太祖朱元璋

皇帝

初一

分类: 学生历史小文章集锦

初一(2)班 李杰 朱海涛:我看明太祖朱元璋

作者:初一(2)班 李杰 朱海涛  来源:两宁两京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b5e6900102wgp0.html

朱元璋,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明太祖,出生于1328年(天历元年)在家里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所以叫朱重八,后改名朱元璋[1]。他从一个小农民一步步的走向皇帝,即位后他驱逐胡虏,除暴乱,拯救汉民族,平定天下,成功复国,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恢复了中华,带领华夏复兴[2]。个人认为他是中华名族历史上的一个功臣。

首先,在政治上,他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上,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并且废除宰相,撤销中书省,由吏、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就都集中到了皇帝手中[3]

由于朱元璋是农民世家从小饱受元朝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所以,他登基后便严厉的打击贪官——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不管你是什么人。他整治贪污是非常严厉的,看一则案例你便知道了:在洪武十五年,户部官员与地方官府勾结,采取预先空白报表盖印后私自填充虚假支出数额营私肥己贪污财物。朱元璋发现后,立即将各地衙门管印的长官全部处死;副长官打百棍边疆充军[4]

其次,朱元璋可是算是历史上最勤政,最节俭的皇帝了。他从来不惮给自己增加工作量。从登基到去世,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在遗诏中他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据史书的记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九 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5]。朱元璋每天早饭,不是电视剧演的那样:一张豪华的大长桌上摆着一百多道菜而是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他的床也并非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金龙在上,金光闪闪,奢华无比,不过与中人之家卧榻无异[6]罢了,这么好的皇帝,历史上又有几个?

然而,不要以为农民出生就没文化,朱元璋在书法和诗歌领域都有不错的成就,他写得一手好字,他的书法行笔自然流畅,仪态生动。风神独具特色,在康有为的《广艺舟双辑 行草第二十五》中就评价说:明太祖书雄强无敌[7]。朱元璋虽没有受过孔孟的诗书礼乐的教育,但他并非仅仅是一个草莽英雄,他在从军生涯中写过不少的诗,并有《御制文集》传世[7]

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朱元璋也干过不少坏事。比如他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他改革科举制度,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按照规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是“八股文”,这让很多人为了重视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究实际学问[8],这样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他还重农抑商,使商人处处受到不公平的刁难和限制。

任何人都有两面性,朱元璋也不例外,他既干过好事,也干过坏事,但是我却认为朱元璋功大于过,他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9]。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使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朱元璋”

[2]中国文明网联盟·滁州:http://chz.wenming.cn/jjcz/

[3]七上历史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8889

[4]商传:《明太祖朱元璋(下)》,浙江文艺出版社,第28.

[5]百度百科“朱元璋为政措施”2.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J9AAuqp-XuuFklqd9VusOZIcvvn1ae7IyvHXWLB-qTdrIrbq0WuQPVl-Q7yab_lI8YSTqZu3jW20YHxRioEMjPqppI-oZYK8ju1zjMksJ0y

[6]《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4

[7]百度百科“朱元璋”个人作品

[8]七上历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第89

[9]《中学历史手册·<</span>中国古代史部分·第三编封建社会(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趋势衰落—明、清·第一章,明朝的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53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