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2)班 陈海玥 石骏炜:我看唐太宗
(2015-05-25 12:40:47)
标签:
李世民贞观之治唐太宗唐朝初一 |
分类: 学生历史小文章集锦 |
初一(2)班
陈海玥 石骏炜:我看唐太宗
作者: 初一(2)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b5e6900102wf80.html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代君王,名字取意“济世安民”,虽然只活了50岁,但对于唐朝军事、政治、文学等方面有着重大的贡献。还创造了唐朝的第一个治世——“贞观之治”,为后来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李世民第一功绩是在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李世民自幼聪明果断,学习武术,擅长骑射。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统帅能力,在征战中节节获胜。
李世民的第二功绩是创造“贞观之治”。创立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制度,一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有大臣杜如晦、房玄龄,著有谏臣魏征,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等是重用贤臣。二是经济上,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和徭役。三是军事制度,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四是思想文化上,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五是民族关系上,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好。正是因为这些举措,使当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李世民的过是晚年昏庸,李世民从小就有一种贵族特有优越感,成年后长年领兵在外,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急于做出丰功伟绩,证明自己是皇帝的最佳人选, 巨大压力对于李世民的心理、性格很不利。所以固然史书上说李世民温和、仁慈,但只是片面的。李世民晚年昏庸,其实是多年压抑的爆发,他推倒魏征的墓碑,远征高丽都有这个因素。因为,李世民或者说任何皇帝的英明不是常态,昏庸和残暴才是常态。
唐太宗李世民的功绩,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李世民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不歧视少数民族,政策开明,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