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私人订制》的前世今生

(2013-12-23 15:25:35)
标签:

杂谈

正文(必选)

众看官请了。不管你看没看过《私人订制》都请你把手中的板砖先放一下,大家都拍砖的时候顺道开几个黑枪也不是大丈夫所为。随着这电影节节高升的票房随之而来的是从没断歇过的口诛笔伐之声,有人说冯小刚老了,都混到春晚一级的份上了,彻底破罐破摔了。有人说王朔颓了,学不会见好就收,学会抽自己嘴巴讨观众喜欢了,还有人说十多年前的冷饭,吃起来忒牙碜了……仿佛一夜之间,国民导演的领军人物,话语领袖的精英代表都被打回了原形。可是诸位,凡事有因必有果,咱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吧,个中缘由且听我一一道来。

说到《私人订制》就不能不提到多年前的另一段公案,也是大导演—王家卫。他有个片子叫《东邪西毒》,列位看官有的可能看过,这部片子算是真真把王家卫骨子里的情怀情调拍个彻底过瘾,一时间也是好评如潮,获奖无数。可是有个问题却让王家卫久久不能释怀,这个片子叫好不叫座,票房极其不理想。要么大导演就是招儿多,还是一样的演员还是一样的故事背景,他找来刘镇伟(《大话西游》导演)当导演,自己做监制,拍了部喜剧片,当年就创下香港电影的票房纪录,把《东邪西毒》赔的钱,立马就给赚了回来。这部电影就是后来被很多人奉为经典的《东成西就》。

说回到这部《私人订制》,它的产生过程与动机与这《东成西就》是一模一样。冯小刚在之前的《一九四二》吃了个哑巴亏,第一次知道了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是什么意思,也第一次看到了《泰囧》是怎么就轻轻松松后来居上成了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冯小刚对外说不在乎,其实内心很焦虑。这时他找到华谊兄弟的王中军王中磊两兄弟,手拍着胸脯,咬着牙跺着脚起着誓:给我点儿时间,我一定拍个电影把之前《一九四二》折得面给找补回来!就如同王家卫有刘镇伟一样,冯小刚有王朔。所以他敢打这个保票。朔爷出品,从未失手。这就是《私人定制》最初的成因。

可是拍什么呢,这么多年没拍喜剧的冯导,有点号不准现在观众的脉,请来王朔一起会诊。俩人一合计,怀旧是当下的香饽饽,回到梦开始的地方。而冯小刚的电影梦就开始于《甲方乙方》那个“好梦一日游”。那是1997年,冯小刚先斩后奏的找来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拍成电影,开启了中国电影贺岁片的先河,口碑票房双丰收。以至于江湖传说后来冯小刚提着钱到王朔家门口登门谢罪,也没得到王朔一个正眼。直到后来拍《天下无贼》时,冯导因为影片主题过不了电影局审查时,朔爷轻轻点拨了他一下:让刘若英演的女贼“怀孕”,让敏感的社会题材有了救赎这条线索,电影也因此轻松通过了审查。所以说冯小刚对于王朔的判断方向就是坚决的执行,而之后的《非诚勿扰》系列也印证了这俩人的合作是经得起市场的考验。直到2013年,《私人订制》的出现。据冯小刚本人说,这部电影的本子是他和王朔俩人唠嗑唠出来的,王朔负责说他负责记录,王朔不说的时候他再补充。《私人订制》的剧本就是这么出来的。

时间紧任务重,档期排片宣传发行都准备好了,就等这主菜上桌。加上冯小刚今年春晚总导演的身份,不少人都把这电影当成是年夜饭的开胃菜了。只是没成想,菜上了桌,没吃几口,大家就都倒了牙。就这电影本身,也没什么好说的。如果你是找乐的,你会看到一部不那么疯癫,有点讽刺又有点小聪明的穿插俏皮话若干的小品式喜剧。如果你是来看冯小刚和王朔这块金子招牌的,那么你会看到两个中年大叔对于权、对于钱、对于艺术的一点点戏谑可就是少了点当初那敢拿自己开涮的勇气,如《顽主》里葛优所说:我就是一莎波依。如果你是白百合和李小璐的粉,那你真心是来着了,你想看到的能看到的,一次都大放送了。当白百合有意无意拿胳膊试图遮掩肚子前的赘肉时,我才明白,这《私人订制》还真不是给每个人订制,导演编剧演员也真心做不到“成全别人,恶心自己”。套用下王朔那句经典名言:谁比谁傻多少。在这个年头上,鸡贼如冯小刚导演岂会不知道自己拍的电影会有什么反响吗?可他这回就像拍个挣钱的,一切都唯票房论。看透了这点,你就会明白,为何评论界狂风骤雨似的批判《私人订制》,冯小刚自岿然不动的原因。这就如同电影李成儒所演的导演口中所说:你可别说你看懂了,看懂了我这可又“俗”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