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晨雾
晨雾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321,276
  • 关注人气:80,5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篇“志愿填报谨防误导”的文章已经构成误导

(2019-06-27 22:34:11)
标签:

晨雾

高考

教育

志愿填报

误导

分类: 晨雾原创

这篇“志愿填报谨防误导”的文章已经构成误导

晨雾 / 文

2019年6月27日《中国教育报》第二版刊发署名张雨强的文章《志愿填报谨防不实信息误导》。文章称打着“必中”“精准报考”“内部消息”“与某某高校密切合作”等各类旗号的志愿填报宣传,均是挂羊头卖狗肉式的虚假宣传或有意误导,不可轻信。提醒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认清相关微信公号或公司的资质,正确对待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更要谨防受到欺骗而损失钱财、耽误志愿填报的风险。考生与家长切忌病急乱投医,谨防失财又失策。

作者在谈到志愿填报知道的时候,给出了高考志愿填报要重点考虑3个参考因素:一是要掌握考生考试成绩与省内排名情况;二是要弄清楚考生意向专业的招生要求(及近年录取分数)与考生的未来职业规划;三是要熟悉高校招生录取的基本原则是平行志愿,即“专业+学校”式志愿填报与录取方式。如果充分考虑了这3个要素,考生及家长也可以成为志愿填报的专家。

这就有点让人怀疑,他到底对志愿填报懂还是不懂?懂得多少?假如考生和家长真的懂了以上三点就能成为志愿填报专家了吗?让我们实事求是地把这三点一条一条解析一下:

一是要掌握考生考试成绩与省内排名情况。这一条基本上还算是正确的。用志愿填报的术语来说,这叫做考生自身定位。就是确定考生在本省所有考生中的位置。

二是要弄清楚考生意向专业的招生要求(及近年录取分数)与考生的未来职业规划。这一条虽然还不能说是误导,但是作为志愿填报的第二重要因素,就明显欠缺了。弄清楚考生的未来职业规划是必要的。但是严格说弄清楚考生意向专业的招生要求,特别是近年录取分数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是同一个意向专业在不同层次的学校会有不同的招生要求和录取分数,难道你需要把全国所有你的意向专业的招生要求都弄清楚吗?那还不累死你?那么第二点应该怎样做呢?应该在考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基础上,参考考生自身定位做好考生目标高校和专业的定位,寻找适合自己定位的目标高校群。简单说,就是多少分的考生找与往年同样等效分数的目标高校群。这是目前很多考生和家长都知道的基本志愿填报步骤,这位批评别人、教导考生的教授居然不懂?

三是要熟悉高校招生录取的基本原则是平行志愿,即“专业+学校”式志愿填报与录取方式。如果说前面一条只是有些欠缺,那么这第三条就完全暴露的这位专家教授对志愿填报几乎一窍不通。连什么是平行志愿都不清楚。特别是他对中国目前绝大多数省份实行的平行志愿模式一无所知。把道听途说来的所谓“专业+学校”式志愿填报与录取方式解释为平行志愿。事实上,“专业+学校”式志愿填报与录取方式目前在中国仅仅在高考改革的浙江省试点采用。另一个高考改革试点城市上海实施的是以院校专业组为投档单元的平行志愿模式。除了浙江和上海以外的所有省份2019年还在实行以高校为投档单元的平行志愿模式。目前不做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提到的平行志愿就是指的当前多数省份实行的这种以高校为投档单元,投档后再进行专业录取的模式。

试想,如果一名浙江省以外的任何省份考生和家长,掌握了所谓“专业+学校”式志愿填报与录取方式和前面另外两条要素就能成为志愿填报专家了吗?

可见这篇题为《志愿填报谨防不实信息误导》的文章已经构成对考生和家长的不实信息的误导。

如果再继续读作者后面的段落,就明白他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作者继续写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上海、浙江、北京、山东等省份陆续启动新一轮高考改革,实施“两依据一参考”招生录取模式改革……”(后面详述高考改革赋予了高中生更多选择权,但由于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或开展不完善现象,继而一大批良莠不齐的生涯规划公司应运而生)。作者试图说明志愿填报中出现的误导现象是高考改革让骗子钻了空子。事实上是如何呢?

第一,部分省份率先实行的“两依据一参考”招生录取模式改革,对2019届除了浙江、上海以外省份的高考生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因为这些省份的2019届考生全都没有实行“两依据一参考”招生录取模式改革。仍然实行“3+1”全国统考。

第二,作者所列举的上海、浙江、北京、山东等省份实施“两依据一参考”招生录取模式改革志愿填报模式确实有变化。但是这些省份实施改革的时间先后顺序并不相同。就以北京、山东为例,2019届高考生志愿填报也与“3+3”模式没有任何关系。2020届考生才开始呢。

即便在2019年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上出现一些乱象,也不会是因为高考改革引起的。作者写的这一段没有任何意义。

综合前述,在作者脑子里,什么高考志愿填报、平行志愿、“专业+学校”填报与录取模式、“两依据一参考”、高考改革、生涯规划等等这一大堆名词,杂乱无序地像一锅浆糊。

我们要问:在2019年高考志愿填报的关键时刻,中国教育领域最权威的媒体怎么会出台这样一篇误导文章呢?

------------------------

请阅读2019年6月27日中国教育报第二版原文:

志愿填报谨防不实信息误导

作者:张雨强

(作者系曲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石向阳 绘

高考招生录取工作早已是阳光工程,凡是打着“必中”“精准报考”“内部消息”“与某某高校密切合作”等各类旗号的志愿填报宣传,均是挂羊头卖狗肉式的虚假宣传或有意误导,不可轻信。

据媒体报道,近日,多地众多微信公号等自媒体纷纷预估2019年高校录取分数,若干自媒体的预估分数还得到了当事高校的“辟谣”。另有若干从事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的公司夸大其服务的精准性,打着“必中”等旗号进行虚假宣传或误导宣传。

面对自媒体各种以假乱真的消息,相关高校和部门有必要提醒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认清相关微信公号或公司的资质,正确对待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更要谨防受到欺骗而损失钱财、耽误志愿填报的风险。考生与家长切忌病急乱投医,谨防失财又失策。

高考志愿填报是专业性很强的生涯规划指导活动,考生及其家长应该多听取专业性强的官方机构与招生部门的建议,不要随意挑选无资质的相关公司来为自己服务,更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未经确认的专家建议或志愿填报指导。同时,高考志愿填报要重点考虑3个参考因素:一是要掌握考生考试成绩与省内排名情况;二是要弄清楚考生意向专业的招生要求(及近年录取分数)与考生的未来职业规划;三是要熟悉高校招生录取的基本原则是平行志愿,即“专业+学校”式志愿填报与录取方式。如果充分考虑了这3个要素,考生及家长也可以成为志愿填报的专家。

而今,高考招生录取工作早已是阳光工程,凡是打着“必中”“精准报考”“内部消息”“与某某高校密切合作”等各类旗号的志愿填报宣传,均是挂羊头卖狗肉式的虚假宣传或有意误导,不可轻信。其中,部分自媒体对某些高校今年录取分数的预估是缺乏足够依据的,有的甚至带有较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这种专业性不足的推断式建议不值得充分参考。相反,应该以考生所在省(市)考试招生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为直接依据,也可以参考拟报考高校招生部门的官方网站或官方微信公众号。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上海、浙江、北京、山东等省份陆续启动新一轮高考改革,实施“两依据一参考”招生录取模式改革,“两依据”即为“统一高考+学业水平考试”,“一参考”即为“综合素质评价”。高考录取总成绩为“3+3”,前一个“3”是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后一个“3”为高中生自由选考科目。新一轮高考改革赋予了高中生更多选择权,但由于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或开展不完善现象,导致部分高中生缺乏学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人生规划能力,家长与教师也未能提供足够多的建议与支持,从而使得高中生生涯规划能力成为新一轮高考中的短板。继而一大批良莠不齐的生涯规划公司应运而生,而一些微信平台为了博取眼球和吸流量也推出了若干生涯规划(含高考志愿填报)的“免费午餐”或“有偿服务”。这些缺乏规范的市场行为或非市场行为,在相当程度上或误导了考生,或歪曲了事实,或造成了考生及家长的经济损失。

对此,教育部门、网信部门、公安部门等职能部门要注意联动,加强对自媒体的运营监管,确保自媒体各类稿件的真实性与可信度。相关高校应该对涉及自身招生录取的不实信息及时辟谣或纠正,避免不可靠消息误导考生和家长。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生涯规划指导特别是高考志愿填报领域的市场行为监管,确保相关市场行为在合法、规范的框架下实施。

另外,教育部门不妨主动牵头,联合社会机构、公益组织,大力加强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切实提升高中学校与教师的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能力,确保高中生既有高考选考选择权又有选择能力与规划能力。同时,国家层面应该多鼓励专业性力量开展相关研究,为高中生生涯规划(含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提供更多支撑。鼓励并扶持有资质、高水平的独立第三方机构提供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服务。

文章原载:2019-06-27 《中国教育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9-06/27/content_521131.htm?div=-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