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午夜梦回 |
今天去图书馆参加 Note
Express 的培训讲座。其实就奔着有抽奖赠送正版软件这个环节去的。最后居然抽中了,哈哈真是太高兴了!回头向后看,一共也就来了三四十人,抽十个。今天的选择真是太正确了。
最早知道Note Express是在今年做毕业论文的时候。
用Word写过论文的人大概都对公式和文献的引用印象深刻。一旦文章结构发生变动,全部的数字序号都得变。要是全部自己敲,那可真是一件费时费力还做无用功的事情。其实对于这个事情Word还是有一定功能的。我当时就是用“MathType+书签+引用”解决的。唯一遇到的麻烦就是书签的命名。因为一开始没有意识到命名的问题,所以命名比较随意。后来书签数量一多,就有点不知道哪个是哪个了。还好总数没有上百,也还能对付。
另一个就是文献的管理。下载了一大堆文献放在硬盘里,虽然按内容分了文件夹,但文件名所能容纳的信息终归太有限。真正要用的时候还得一个个打开看,也不方便。
就是这个时候我起了使用文献管理软件的念头。上网搜了一下,比较好的也就三四款。大多都是国外的,普遍评价不是很适合国情。国内就一款就是Note Express,但评价相当高。不过好像是这软件加密做得非常之好,推出有一年了却连一个破解也没有。买的话要400大元,我也就放弃了。
想不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所以我很高兴。回DYC的路上,顺带把一些旧事也想起来了。
最早知道Note Express是在今年做毕业论文的时候。
用Word写过论文的人大概都对公式和文献的引用印象深刻。一旦文章结构发生变动,全部的数字序号都得变。要是全部自己敲,那可真是一件费时费力还做无用功的事情。其实对于这个事情Word还是有一定功能的。我当时就是用“MathType+书签+引用”解决的。唯一遇到的麻烦就是书签的命名。因为一开始没有意识到命名的问题,所以命名比较随意。后来书签数量一多,就有点不知道哪个是哪个了。还好总数没有上百,也还能对付。
另一个就是文献的管理。下载了一大堆文献放在硬盘里,虽然按内容分了文件夹,但文件名所能容纳的信息终归太有限。真正要用的时候还得一个个打开看,也不方便。
就是这个时候我起了使用文献管理软件的念头。上网搜了一下,比较好的也就三四款。大多都是国外的,普遍评价不是很适合国情。国内就一款就是Note Express,但评价相当高。不过好像是这软件加密做得非常之好,推出有一年了却连一个破解也没有。买的话要400大元,我也就放弃了。
想不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所以我很高兴。回DYC的路上,顺带把一些旧事也想起来了。
我好像是有一点工具情结的。看模型展的时候,我对各色模型没什么兴趣而对小机床和魔术锯如痴如醉。去复印店印东西的时候一眼就看上了人家的切纸刀,后来我把这事告诉木难,以至于她认真地问我要不要送我一把。
其实这种爱好完全可以追溯到小的时候。很小的时候我就迷恋的带电笔功能的螺丝刀和可以起钉子的羊角锤;在家里做了一系列的燃烧实验,鉴别出打火机和白蜡烛的功能差异;渴望有一把那种碗形的扳子可以自己拧自行车的辐条。
初中的时候随身带一整套的木工工具,班里差不多有小一半的课桌锁都是我装的,还发展出一套脱扣螺纹孔的修复技术。那个时候总幻想着能拥有更好更全的工具;逛商场的时候总爱往五金柜台跑,去看带磁头的螺丝刀,和那一套全尺寸的内螺孔板手。
整个中学阶段,我的工具之全似乎还是小有名气的。最高的时候曾经可以同时满足十个人的借刀需求。
初中的时候随身带一整套的木工工具,班里差不多有小一半的课桌锁都是我装的,还发展出一套脱扣螺纹孔的修复技术。那个时候总幻想着能拥有更好更全的工具;逛商场的时候总爱往五金柜台跑,去看带磁头的螺丝刀,和那一套全尺寸的内螺孔板手。
整个中学阶段,我的工具之全似乎还是小有名气的。最高的时候曾经可以同时满足十个人的借刀需求。
99年接触电脑以后,这种兴趣又蔓延到了工具软件和数码产品上。去盗版市场最喜欢看的就是那些工具软件合集,跟踪业界的最新发展。那个时候给很多人重装了很多次系统、分了很多回区。有时候我都怀疑就是因为有了这层纽带,上大学以后才得以继续保持和一部分高中同学的密切关系。
当我开始思考人生何去何从的时候,曾经做过这样的假设:如果生在旧社会,我可能会是一个木匠。
不过,仅仅是对工具的热爱,似乎并未带来动手能力的提高。因为财力不济,绝大部分非家里固有的工具,我都只是向往而不曾拥有;因为上初中以后家里搬了新房,不再有可以供我随意敲打的院子;再有就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去吸收别人的经验,全凭自己有限的想象力……总之,我并没有像模像样地搞出过什么,反而野了路子。
也许是长久的压抑已经将本性消磨殆尽,也许是我本来就只是叶公好龙,后来创新实习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思维还是停留在手工作坊那个阶段,宁愿相信盲目地进一刀测量一次,而不愿相信数据控制的一步到位。幸亏有XX和小龙两个顶着才得以保证加工质量。否则在那些轰鸣的车床面前我恐怕会失败得很惨。
不过,仅仅是对工具的热爱,似乎并未带来动手能力的提高。因为财力不济,绝大部分非家里固有的工具,我都只是向往而不曾拥有;因为上初中以后家里搬了新房,不再有可以供我随意敲打的院子;再有就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去吸收别人的经验,全凭自己有限的想象力……总之,我并没有像模像样地搞出过什么,反而野了路子。
也许是长久的压抑已经将本性消磨殆尽,也许是我本来就只是叶公好龙,后来创新实习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思维还是停留在手工作坊那个阶段,宁愿相信盲目地进一刀测量一次,而不愿相信数据控制的一步到位。幸亏有XX和小龙两个顶着才得以保证加工质量。否则在那些轰鸣的车床面前我恐怕会失败得很惨。
最近几次回家,妈妈总说我学机械的却好像对动手没什么兴趣,不知道我到底是什么人才。我自己好像也不知道究竟是已经进入了更高的层次,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还是已经变得懒散,失去探索的梦想了。
人生,总还是要有点追求的罢。
人生,总还是要有点追求的罢。
前一篇:小霞
后一篇:연은 멀리 날았다~~
< 前一篇小霞
后一篇 >연은 멀리 날았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