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察的资本市场人脉
(2008-06-26 08:20:46)
标签:
股票 |
分类: 观股海 |
任何遮羞布、颜面纱终究经不住时间的腐蚀。近日,前段时间被双规的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的焦点报道、深度分析开始见诸于各种媒体。作为已经离任多年的证监会副主席,王益居然化腐朽为神奇、变不可能为现实,使太平洋去年成功上市。
在对资本市场管理者公信力产生质疑之外,不得不感慨人脉的“惊人力量”。因此,知晓一些资本市场人脉还是很有必要的。拿上面提到的太平洋,除了涉事的王益,总经理王超也是出自证监会,曾任证监会法律部主任、证监会杭州特派办主任、党委书记、证监会稽查一局局长等职。在其独立董事名单中,大名鼎鼎的专家王连洲赫然在列。
当然,太平洋证券绝非个案,出自证监会的干部转投券商、基金公司是很普遍的。
先来看证监会干部在券商:
新银河证券的董事长李鸣曾是中国证监会稽查二局局长;新银河证券的总裁肖时庆曾任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
安信证券总经理王彦国曾在证监会发行部、基金监管部、证监会南京特派办、上海证管办等部门担任要职。国金证券董事长雷波,是王益担任证监会副主席时的秘书。
平安证券总裁助理张文生曾经是证监会干部。
圈内赫赫有名的投行中金公司董事长汪建熙,则曾担任证监会副主席。
再来看证监会干部在基金公司:
目前60家基金公司中,15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曾在证监会、上证所、深交所担任过要职;此外,还有7家基金公司的董事等也在上述监管部门工作过。
甚至老外也在招募中国证监会的官员。中投公司砸下32亿美元的美国私募基金弗劳尔斯的董事总经理宣昌,曾任证监会规划委委员和机构监管部副主任。
证监会为何会成为券商、基金公司培养干部的“黄埔军校”?这些领导干部为何要弃政从商?举个例子说明下。现任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曾经是中海油老总。当其由中海油调任到海南政府任职(其时是海南省长),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单时,怎么会这么少,以为搞错了“后面少一个0”。这些出自管理层的干部们下放恰好与卫书记轨迹相反,为了“后面多一个0”。
资本是逐利的,作为经营资本的券商、基金公司更是深谙此道,不可能高薪养闲的。看重、重用管理层的干部,除了看中其专业领域知识背景外,更为器重的是其在管理层的人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