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观股海 |
2008奥运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至今经历系列“天灾人祸”:南方雪灾、拉萨“314”、胶济事故,接踵而至。昨日,在感受震感的同时惊闻四川汶川发生7.8地震。行文开头向受灾群众表示慰问、向近万死亡群众表示哀悼!
沉痛时刻当谈严肃的事情。今天撰文述述减持猛如虎的的大小非。4月20日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规定一个月内超过总股本1%的减持必须通过大宗交易系统。看得出时间仓促,意见几条规定从字面上看更多层面是道德规劝,缺乏相应的惩治规定条例。受利益驱动,违规行为接二连三,宏达股份、冠福家用、开开实业相继爆出违规减持。一时间投资者闻“大小非”变色。“大小非”问题成了当前影响A股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下面通过一些数据、简单例子来说明“大小非”问题的严重性。大小非减持猛如虎、谈虎色变,这些言语定性的色彩浓些,缺乏些定量的数字。定量的数字在说明问题方面更直观、更易加深印象。
数字
据统计,股改所形成的限售股为3974亿股,市值约6万亿;新老划断后所形成的限售股规模更大,达到9948亿股,市值约12万亿,大体相当股改限售股的两倍。而目前A股流通市场市值不足8万亿。
复杂的问题有时回归问题的本质就显得简单。发达成熟市场投资者喜欢分红派息来作为获取投资收益的主要形式,A股市场倘若以其为主要来源,恐怕证券营业部要门可罗雀了。毋庸讳言,A股投资者主要寄希望于资本利得。
在博弈资本利得时,一个重要决定股票价格的就是供求关系。限售股解禁并不一定意味着抛售,但是18万亿毕竟远远大于8万亿,只要减持10%的规模就惊若天人了。假使没有相应的措施制约或者相应的资金承接,A股市场只会在总流通市值不做大变化前提下寻求股价的探底支撑。
例子
手上两个例子,一个是股改所形成的限售股的例子;另一个是新老划断后的例子。
股改所形成的限售股是周末报纸上刊登东方金钰800万股限售流通股公开征集受让人的广告。东方金钰第二大股东鄂州某公司开出的条件很吸引人:一是参考价格为5.9元(目前东方金钰市价在10元左右);二是可分拆转让。谁都不傻,作为产业资本的鄂州某公司深知投资赚钱不易,5.9元的出让价格估计已赚得钵满盘满了。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待5.9元的筹码只能被逼“委身相迎”。
新老划断后的例子是某某银行。某某银行当初改制时,每位正式员工都拥有相应的股份。我知道的朋友拥有20万股,作价1元/股,更令人拍案叫绝没有投入一分钱,是单位以贷款形式完成投资的。去年夏,该银行在中小板上市,目前市价已翻了近14倍,获益近260万元。一年限售将近,这种筹码不狠狠的抛才怪。260万元差不多是他目前干到退休的总收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