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怀旧402:春到颐和园,看看玉兰花

标签:
京城怀旧颐和园玉兰花乐寿堂永寿斋杂谈 |
分类: 思一心事 |
又是一个艳阳天,去颐和园看玉兰花。去前查了查,说是玉澜堂有玉兰花。那个地方我还算知道,之前去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066200102ytx9.html京城怀旧321:颐和园里赏桂花,看玉澜堂、宜芸馆】。所以我从东门进后就熟门熟路到了那里。工作人员很认真地让我戴上口罩,并告诉我十天后玉兰花才会开,这话我姑且信之,但另一句话就让我不解了-他说我不妨去看看马路边的玉兰
。

那就拍拍这个花吧。

说来似乎费解,穿出玉澜堂,到了相邻的乐寿堂,一棵繁茂的玉兰,一群围着的游客。乐寿堂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寝宫乐寿堂原为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时,乾隆的母亲孝圣宪皇后要过六十岁生日,乾隆把原来的瓮山和西湖加以改造形成。








“龙灯杆”又称为“探海灯杆”,立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灯杆为“门”字形,下有夹杆石固定,上有“二龙戏珠”纹饰铜鎏金横杆,“宝珠”下有滑轮用以悬挂汽灯。两根灯杆为木质,杆上绘有盘柱金色云纹。“龙灯杆”悬灯主要为了码头和乐寿堂院子照明。慈禧每次走水路来颐和园都是在倚虹堂上船,在广源闸东码头下船,去万寿寺拈香小憩,再在广源闸西码头上船到颐和园龙王庙下船拈香,在坐船在“水木自亲”码头上岸去乐寿堂。龙灯杆”1951年由于灯杆木质糟朽而被拆除,直到1989年才重新立起,不过灯杆只是刷了绿漆,失去了金色云纹,还好灯杆上的铜鎏金横梁还是光绪年老物件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