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点评杜甫诗四十首(下)

标签:
瀛奎律髓刊误 |
分类: 文史资料 |
选自《瀛奎律髓刊误》(纪昀着)。原批:方回。雪中桦选辑。
第二十一首
衡州送李大夫勉赴广州
斧钺下青冥,楼船过洞庭。北风随爽气,南斗避文星。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王孙丈人行,垂老见飘零。
原批:此诗气盖宇宙,不待赘说。老杜送人诗多矣,此为冠。
纪批:此因五、六粗犷,近江西派耳,其说不足据。以此冠杜送行诗,尤谬。
第二十二首
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探韵得深字
醉酒扬雄宅,升堂子贱琴。不堪垂老鬂,还对欲分襟。天地西江远,星辰北斗深。乌台俯麟阁,长夏白头吟。
原批:五、六悲壮,惟老杜长于此。
纪批:较前诗日月二句,雅俗相去远矣。 又:悲壮之什,唐人多有,不止杜擅长。
第二十三首
送段功曹归广州
南海春天外,功曹几月程。峡云笼树小,湖日落船明。交趾丹砂重,韶州白葛轻。幸君因估客,时寄锦官城。
原批:才大则气盛。此小诗八句,若转石下千仞山。而细看只四十字,非如他人补缀费力,酸嘶破碎也。
纪批:功曹字只作君字用,言君行几月程耳。然不出行字,五字遂不相连。第三句小字未妥。 又:此言诗家老境。然以评少陵他作则可,此诗不足当此评。
第二十四首
送韦郎司直归成都
窜身来蜀地,同病得韦郎。天下兵戈满,江边岁月长。别筵花欲暮,春日鬓俱苍。为问南溪竹,抽梢合过墙。
原批:一直说将去,自然工密。起句如晚唐而亦作对。尾句必换意,乃诗法也。
纪批:前四句犹是常语。五、六情景交融
,结亦不落习径。故为深至。 又:换意与否,视乎文势。古人名篇一意到底者多矣,必字有病。
第二十五首
送张二十参军赴蜀州因呈杨五侍御
好去张公子,通家别恨添。两行秦树直,万点蜀山尖。御史新骢马,参军旧紫髯。皇华吾善处,于汝定无嫌。
原批:三、四只言地形,五用[骢马]事以指杨,六用髯参军事以指张,尾句有托庇之欲(意),亦一体也。(意讹欲。约斋识。)
纪批:三、四警拔。通体风骨遒健。
第二十六首
送远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原批:前四句悲壮。乱世之别也。
纪批:已字必是如字之误。此用江淹“古别离”语。
第二十七首
送舍弟颖赴齐州
岷岭南蛮北,齐关东海西。此行何日到,送汝万行啼。绝域惟高枕,清风独杖藜。时危暂相见,衰白意都迷。
原批:三首取一。此骨肉之别也。第二首云:风尘久不开,汝去几时来?兄弟分离苦,形容老病催。尤佳而悲痛。
纪批:起二句却是小巧,勿以杜而效之。 又:结语淡而真。
第二十八首
奉济驿重送严公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原批:此知已之别也。远送从此别,此一句极酸楚。未句尤觉徬徨无依。后严武再帅蜀,卒于位。公遂去蜀云。
纪批:三、四对法活。义山《马嵬》、飞卿《苏武》诗,俱从此出。后半稍平直。
第二十九首
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
野外堂依竹,篱边水向城。蚁浮犹腊味,鸥泛已春声。药许邻人斸,书从稚子擎。白头趋幕府,深觉负平生。
原批:老杜合是廓庙人物,其在成都,依严武为参谋,亦屈甚矣。此诗二起句言草堂之状,三四言时节,五六言情怀,而未二句感慨深矣。老杜平生虽流离,多在郊野,而目击兵戈盗贼之变,与朝廷郡国不平之事,心常不忘君父,故哀愤之辞不一,不独为一身发也。
纪批:此诗却无深味。 又:此老杜独有千古处,然自“诗史”之说行,注家句句关合时事,亦多有非老杜本意处也。
第三十首
草堂即事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雪里江船渡,风前径竹斜。寒鱼依密藻,宿鹭起圆沙。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
原批:此亦《成都草堂》诗也。末句无钱赊酒,其穷甚矣。雪风一联如画,四句皆体物者。
纪批:起句不佳,上二字,下三字不贯。 又:此首非老杜佳处。
第三十一首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
彩云阴复白,锦树晓来青。身世双蓬鬓,乾坤一草亭。哀歌时自短,醉舞为谁醒。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原批:此诗夔州瀼西作。彩云阴复白,谓晴云如彩,阴则忽复变白。锦树晓来青,谓花之骤开如锦,晓来犹是青树,未见花也。起句言景,中四句言身老,言家陋,言所以感慨者。而细雨一句,唤醒二起句,盖是景也,实雨为之。猿吟一句,尤深怨矣。老杜伤时乱离,往往如此。其诗开阖起伏,不可一律齐也。
纪批:薄云映日成彩,渐阴则渐白。花本如锦,花尽叶存,则变青矣。虚谷解次句未是。 又:冯云第四句言乾坤之大,只有一草亭,非谓天地为帷幕也,江云“言家陋”得之。又:知此意,乃可论杜,乃可以论诗。
第三十二首
江亭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原批:老杜诗,不可以色相、声音求。如所谓:“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柱穿蜂溜蜜,栈缺燕添巢”。“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芹泥香燕觜,花蕊上蜂须”。他人岂不能之,晚唐诗千锻万錬,此等句极多。但如老杜“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即如“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景在情中,情在景中,未易道也。又如“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作一串说,无斧凿痕,无妆点迹,又岂只是说景者之所能乎?他如“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自媿无鲑菜,空烦卸马鞍”,“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十字只是五字,却下在第五第六句上,亦不如晚唐之拘。正如山谷诗“秋盘登鸭脚,春网荐琴高”,其下却云“共理须良守,今年辍省曹”。上联太工,下联放平淡,一直道破,自有无穷之味,所谓善学老杜者也。又此篇末句排闷,似与心不竞、意俱迟迥异,殊不知老杜诗以世乱为客,故多感慨。其初长吟野望时,闲适如此,久之即又触动覊情如彼,不可以律束缚拘羁也。(即如字衍。约斋识。)
纪批:三四本即景好句,宋人以理语诠之,遂生出诗家障碍。 又:虚谷此解最精,盖此诗转关在五六句。春已寂寂,则有岁时迟暮之慨,物各欣欣,即有我独失所之悲。所以感念滋深,裁诗排闷耳。若说五六亦是写景,则失作者之意。
第三十三首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原批:少陵自贼中间道至凤翔,拜左拾遗。既收京从驾入长安时,寄家鄜州。八句皆思家之言。三四及儿女,六句全是忆内,与乃祖诗骨格、声音相似。
纪批:入手便摆落现境,纯从对面着笔,蹊径甚别。后四句又纯为预拟之词,通首无一笔着正面,机轴奇绝。 又:言儿女不解忆,正言闺人相忆耳,故下文直接“香雾云鬟湿”一联。虚谷以为未及儿女,殊失诗意。
第三十四首
初月
光细弦欲上,影斜轮未安。微升古塞外,巳隐暮云端。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原批:《诗话》谓此诗喻肃宗初立,亦是。
又:老杜月诗选十五首,今无能及之者矣。
纪批:原评未免穿凿,立乎百世以下,而执史籍之一字一句,以当时之诗比附之,最为拘滞。注少陵及义山者,同犯此病。
第三十五首
月
白夜月休弦,灯花半委眠。号山无定鹿,落树有惊蝉。暂忆江东脍【事见张翰】,兼怀月下船【事见王徽之】。蛮歌犯星起,重觉在天边。
纪批:无定鹿三字不妥。
城郭悲笳暮,村墟过翼稀。甲兵年数久,赋敛夜深归。暗树依岩落,明河绕塞微。斗斜人更望,月细鹊休飞。
纪批:五句不自然。
第三十六首
月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千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纪批:蟾、兔本是俗字,以不没字、长生字,与下只益、能添、休照等字呼应有情,用来不觉。 又;结得阔远。
第三十七首
月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斟酌嫦娥寡,天寒奈九秋。
原批:东坡以“四更山吐月”为绝唱,《西湖涌金门观月用韵》衍为五首。末句言嫦娥而秋寒,亦酷矣。
纪批:起笔自高,中二联字句本俗,全入恶趣,赖笔力好耳。月诗终须避此等字,勿以杜籍口也。
第三十八首
月圆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未缺空山静,髙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纪批:第四句牵强,后四句自佳。
第三十九首
月
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故园当北斗,直想照西秦。
纪批:此首超脱。
第四十首
月夜忆舍弟
戍鼔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纪批:平正之中,自饶情趣。
前一篇:论古典诗学中的“事境说”
后一篇:古诗文中的秦淮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