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吴龙贵
吴龙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54,705
  • 关注人气:3,2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空姐遇害案,请克制一下你的矫情

(2018-05-12 08:32:15)
“5·12”大地震十周年,刷屏的却是空姐打滴滴遇害案。这并不难理解,再大的伤害再苦难的回忆,终将被时间冲淡,人们关注的,永远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也无须回避,空姐、滴滴、凶杀、性侵,每一个关键词都有可能引发热议,遇害空姐的青春靓丽与凶手的残暴之间的巨大反差,滴滴打车的真实代入感,难免会让人对这起事件投入更多的目光。

本来只是一起不具可复制性的个案,因为涉事平台的一纸“百万悬赏”的声明,产生了诸多的话题。

出租车比网约车更安全吗?网约车平台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在凶手尚未归案的情况下,企业“百万悬赏”式危机公关,是否打乱了警方的办案节奏?网约车司机的资料审核如何把关?许多网友往嫌犯的支付宝打钱,只为发泄一下情绪,是伸张正义还是愚蠢?

在流量饥渴的现实下,这样引发全国关注的热点事件,想要自媒体写手保持沉默几乎是不可能的。包括我这篇文章在内,所有关于这起事件的自媒体文章,在某种程度上都有蹭流量的嫌疑。如果只是就事论事,从事件本身出发,进行一些技术层面的探讨,我觉得还是有价值的。毕竟,网约车人人都要打,个案的影响力足够大,是可以倒逼行业改进,提升公共安全。滴滴已经表示,顺风车业务下线,停业自查整改一周。姿态也好,公关也罢,没有舆论的高压,企业恐怕没有这样的自觉。

还有一种人,吃相就比较难看了。面对死者的不幸,亲属的眼泪,仍然操着鸡汤式的写法,消费着别人的痛苦,故作高深抒着自己的情怀。这类文章有不少,大多数我都忍了,毕竟底线还在。直到有一篇,我实在忍无可忍,看得直想吐。

这篇文章来自某公众号大V,标题是:空姐打车遇害案: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如果不说,相信没几个人知道是尼采说的。所以,这个标题非常的唬人,让你情不自禁地为作者的博学赞叹。可是转念一想,又感到困惑: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

通读全文,你才发现原来是这样的:作者通过列举几个好人在某些外在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变坏的事例,试图告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同时住着天使与魔鬼,特定情况下,谁都有可能变成魔鬼。

有没有道理?好像很有道理。但也正因为太有道理,一不小心就把蛋给扯着了。人家21岁貌美如花的姑娘惨死在变态的刀下,她的母亲精神崩溃,父亲以泪洗面,一个家庭几近坍塌,你他妈的坐在电脑前,悠哉地谈着哲学,拽着名句,还能更无耻点吗?

是的,每个人心中都住着天使和魔鬼,但人和畜牲还是有区别的,那就是,即便人性中有恶的一面,但生而为人,后天会受教育,文明社会里,社会规范和底线意识已经渗透到血液中,所以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不会释放出心中的魔鬼,成为魔鬼的只是极个别心理变态者。而这样的人,无法用常理来推断,有可能他至始至终就是个魔鬼,从来没有天使的一面。

把一起极端个案,放在人性的的高度去讨论,文章的立意是拉升了不少,但做为人的温度却流失了。你要知道,尼采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天才与疯子的想象,而砍在姑娘身上的每一刀,都是真实的。她的痛你体会不到,你讲的道理她也听不见。

我不知道写出这篇文章,究竟是想为凶手辩护,还是为了安抚恐慌情绪,总之,这样的佛系文章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作者站在上帝视角,用超然的态度向大众布道:你杀人了,恩,你心中的魔鬼站胜了天使,你被杀了,别伤心,每个人都可能是魔鬼,很不幸,让你撞上了。这要么是读书读傻了,要么是给流量逼疯了。

我读书少,不懂那么高深的哲学命题。但我知道,人首先应该是有血性有温度的,最大的道理,就是良心。相比之下,那些给嫌犯的支付宝打钱,只为骂一句脏话的网友,倒是可敬可爱的多。虽然这样做毫无意义,甚至很可笑很幼稚,但至少是人性的朴素而真实表达。

有些读书人,读着读着就成犬儒,有些文章,写着写着就只有理性没有人性。他们不在意谁死谁活,不关心个案里的每一个具体的人,他们只关心文章是否漂亮,措词是否精妙,能不能提炼出一个有逼格的主题,所有的人和事,我管你洪水滔天家破人亡,反正都只不过是我的素材而已。这何止是吃人血馒头,简直就是直接喝人血。问一句:按您这套路化写作,下次遇到同样的事,稍微改改应该还能接着用吧?

对这样的文风,我已经忍了很久。不知道你发现没有,现在只要哪里发生暴力事件,总会有人跳出来念念有词:每个人心中都住着天使和魔鬼。听上去悲天悯人,充满了普世情怀,实际上空洞庸俗到极点。你就是个普通人,你的心中也住不下天使和魔鬼,只有一肚子的下水而已。这和我们这个时代流行一种虚浮的价值观密不可分:讲起大道理来头头是道,却不关心身边的人眼前 的事。空姐打滴滴遇害,就是个安全防范的问题,你跟我扯什么深渊?还他妈凝视?

空姐遇害案我唯一想说的是,“女孩要富养的”观念要改改了。平台是平台,个人归是个人,无论平台怎么严格审核和监管,都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个人的风险意识和自救能力,永远是第一位的。而在中国的家庭中,女孩子通常都是娇生惯养,不要说学点防身术,就是重一点家务都不让干。加之我们的审美观,都是认为女孩要瘦要白才是美,这样一来,遇到危险几乎没有任何反抗之力。遇害空姐曾发微薄称,“女孩子不用明白太多道理,只要知道体重越来越轻,越来越快乐就好”。事发当晚,在被司机语言骚扰之后,也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果断措施自救,而只是在微信告知朋友。如果多一点安全常识和警惕性,有没有可能会是另一种结果?

另外一点看法,女孩被性骚扰或被性侵,固然不能归因为穿着打扮过于诱惑,但在逻辑上,两者是有联系的。女孩尤其是漂亮的女孩,应该意识到,美貌与风险是成正比的,应尽量避免把自己置于危险处境中。不要万不得已,深夜打车这种事,就不要做了。

实话可能不如鸡汤过瘾,但实话能救命啊。

敬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此地无言(ID:qmmccjf)

空姐遇害案,请克制一下你的矫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