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中超第12轮补赛的比赛日,一些比赛如期上演,一些故事不期而至。围绕天津与南昌之战,有好玩的事情发生。主赞助商“康师傅”搞活动了,掏钱买票的球迷,赛后凭票根能去换一箱方便面。掏几十块钱看场球,既“精神”了又“物质”了,多好!
方便面的出现,给球迷带去了快乐,泰达俱乐部官方微博上一连串的发言,则给大家增添了侃大山的“侃资”。天津队刚在鞭炮声中完成乔迁,从常住的酒店搬到在“水滴”体育场里建好的宿舍,屋子变小了,卫生间、洗澡间成集体公用的了,一天三顿饭也没做到妥当安排“无缝衔接”,这便猝不及防地整出个“蜗居门”来。队员们对空间不适应心里起腻,又担心刚建好的“房中房”里有散不去的甲醛,忍不住向往“宋思明”能翩然而至,而这次搬迁更广义的影响,是挑动起了一番对俱乐部该给球员提供何种水准生活的大讨论。如是局面下,泰达俱乐部利用微博做解释,申明房间没小到离谱的程度,公用卫生间、洗澡间更利于卫生健康,伙食的问题马上会解决……甚至连卫生间里有多少套洁具都做了交代。这也算是及时的危机公关吧,只是没想到,一家老牌俱乐部,在“19天6赛”的魔鬼赛程里,竟会突然因为吃饭、睡觉的人间琐事,被大伙儿兴致盎然地说来说去。
昨天这个比赛日,最引人关注的比赛该是申花主场对阵恒大,因为谁能赢恒大,每次都令人充满想象。申花儿没能实现屠戮的心愿本不意外,不过有另一个意外发生:沪上一家体育专业媒体,选在昨天昭告天下,他们维持了两年多的《申花周刊》停刊。生不逢时活在了“申花最坏的年代”……停刊就可以不用再理会那些“议球事、莫论人事”的所谓忠告……停刊是申花与周刊的彼此解脱……媒体的说明惹人心里不是滋味儿,过去两年多是申花最坏的年代,难道不是整个儿中国足球最坏的年代吗?
把思绪从千多公里外收回来,天津队昨晚大胜一场,球迷们哼着小曲儿抱着“康师傅”归家料想很满足。离开之际,有谁回望过一眼?有南昌队主帅朱炯前一天适应场地后拍的照片为证,夜色中,灯火闪亮、人影寥寥的泰达足球场有一种清寂的纯美,完全不配合中国足球的乌烟瘴气,也不配合南昌队堪堪降级的窘境,只是可惜啊,再美,也仅停留在视觉罢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