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愿大家元宵快乐,全家幸福!
京都举风俗,男女齐渴求,众心能如愿,年年复正阳。
正月十六日都會「過橋走百病,燈光徹夜。元宵燈市,高樓珠翠,轂擊肩摩。」
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也指出明代北京婦女除了結隊宵行,以求「無腰腿諸疾」外,並且還「至城各門,手暗觸釘,謂男子祥,曰摸釘兒。」
《宛署雜記》亦有相關記載:成群結隊走百病的婦女,由前面一人持香闢人。凡遇有橋處,便「三五相率一過」,取過橋度厄之意。這種「走百病」的習俗大抵相沿至清。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91736515417.jpg
清代《北京歲華記》亦見證北京在正月十六夜裡,「婦女俱出門走橋,不過橋者云不得長壽;手攜錢賄門軍,摸門鏁(门钉),云即生男」。可見婦女出遊,不僅有走橋以延壽祛疾之外,還有求子祈嗣的正當理由。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91734299851.jpg 千龙的图
自己包(摇)的,全家动手更吉祥。
吃元宵就不说了,妇女们也有理由可以“男女混杂”地出门观灯,驰行游乐。在正阳门的展览中有图为证。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91738592637.jpg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91740887414.jpg
因为“摸到门钉会生儿子”,所以在婆婆严格管辖下的年青儿媳,都有了结伴出门的机会。不然,当年没有生育,或生的是女儿,一切责任在婆婆身上。
现在,北京有水的桥不多了,车流替代水流,流量和速度更大,也更有效果。女士们可以带领全家找桥来回走走,“外景”地是紫竹院最好。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91745551617.jpg
就是这排门钉,最灵验。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91745850266.jpg
一位外国女士和急匆匆边吃边走的男孩,不知道他妈妈摸过门钉没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