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情绪管理我的感觉系列阅读 |
分类: 畅游玩具图书王国 |
http://s7/middle/53b3ec86t7eabfad09e96&690
很早就从书上看到幼小的孩子由于其大脑中主管情绪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孩子爱发脾气,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大哭大闹,可以说这是低龄孩子的正常表现。鉴于此,我一直对宝宝的情绪发泄采取接纳为主,引导为辅的方式,坚持原则的同时,许可孩子用哭闹的方式宣泄。
我的宝宝2岁半以前,真可以用乖巧懂事来形容,在我的记忆里似乎没有一次真正地跟我们“哭闹大战”,而我也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只要继续这样的方法就足够了。直到宝宝入园期的开始,他的一系列不寻常的表现,才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缺失了对孩子情绪管理技巧的培养。
入园期那段日子里有太多的故事,只讲一段吧。第一周里,宝宝心理非常排斥幼儿园,每天爸爸去接他的时候他都会小嘴一撇,委屈的要哭出来。晚上看起来情绪稳定,可只要一提到幼儿园,孩子哽咽着说“我不吃饭,我不睡觉,我不玩玩具!”“爸爸快跑,爸爸一定快跑!”(指让爸爸快跑进去接他)。这还不算,有几次孩子几乎整个晚上重复上面这两句话,任凭怎么逗他都不管用,把我和老公快折磨疯了。出人意外的是,宝宝却从来不主动说“我不上幼儿园”这句话,早上也总是坚忍地出发...
也许是孩子太懂事了?也许我给了他无形的压力?孩子的表现让我不得不开始反思。就在此时,一个好朋友向我推荐该给孩子补一补情绪管理的知识,起码教他不回避自己的感受,知道这些感受是可以有好的方法释放的。于是,孩子的第一套关于情绪管理的图书《我的感觉系列》正式搬上了我家的书架。
《我的感觉系列》简要书评
这是一套非常有用又有趣的情绪教育图书。因为日常生活中,孩子会经常发生一些情绪的困扰,如不开心、孤独感、内疚感等,他们不能正确分析自己的感受,不懂得向大人诉说自己的状态,更不能自己化解。而家长就要肩负起帮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培育他们愉悦、向上、与人和睦相处的积极情绪的重任。
这套书汇集了孩子最常发生的七种情绪——想念亲人、难过、害怕、生气、嫉妒、自信和关心别人。通过一个个可爱的小动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将各种情绪的表现特征和相应的处理方式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使孩子轻松的理解和掌握。
《我的感觉系列》目录
《我好生气》
《我好难过》
《我好嫉妒》
《我好害怕》
《我想念你》
《我会关心别人》
《我觉得自己很棒》
我们的阅读体会
虽然这套书有别于其他的绘本,每本书并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故事,但宝宝对这套书还是很喜欢的。刚买来的那段日子,几乎每天晚上要讲上两本。(这里建议妈妈们在给宝宝阅读的时候可以多扩展些内容,以帮助孩子理解。还是那句话,因为它是以小动物的心理活动为主线的,聪明的妈妈稍一加工,把它变成前后连贯的小故事,孩子就会非常爱听的。)
它直白又形象地描绘了人的各种感受,“难过是一种灰灰的、累累的感觉”,“嫉妒是一种刺刺的、热热的、讨厌的感觉”...
堪称经典!
《我想念你》一书孩子看了很多遍,兴许是书中的内容正好契合上孩子在入园阶段所感受的分离焦虑?“当你外出时,我会想念你,即使是短短几天,也显得很长,我要你吻着我到晚安!”“我不喜欢想念你的感觉,我要你现在和我在一起!”“但是,这根本不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我发现我可以做些喜欢的事情,当你离开一会儿,我就不再那么想念了。”“当我们分离的时候,我知道,你就会回来!”看,妙就妙在它不仅描述孩子在想念时的负面感受和抵触情绪,还把应对的办法娓娓道来,故事落脚点明朗而且坚定:分离是短暂的,一定会重逢!
《我觉得自己很棒》是我最喜欢的一本。“我是某些人的朋友,某些人就是喜欢我现在的样子”,“我不必事事争第一(当妈妈分苹果时)”,“我不用和其他人一样(有的人看书,有的人玩倒立)”,“有些事在别人看来很简单但对我很难,没关系,我只要再做一次(比如系鞋带)。”其实不论成人还是孩子,我们都需要建立坚强乐观自信的精神,这些精神从哪里来?别急,这本书会告诉你!
还有别的比如《我会关心别人》告诉孩子如何与家人朋友相亲相爱等等,不多介绍了,留点悬念~
直到今天,我只有一本《我好嫉妒》还没有正式读给孩子,个人觉得这种感觉在他这个年龄段(3岁)尚不明显。其他的书都被我精心穿插在各种绘本故事中阅读,我想这样的书孩子或许能读到6岁。
说实话,我并不知道他现在能理解多少,但是这套书对于人的感觉的刻画那么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每次读来,连我自己都觉得学到不少。本来我给孩子读书就从不期待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就让它自然而然地慢慢沉淀,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