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出资铸造的千佛铁塔---咸阳北杜铁塔(明)(国7)-2019.2.24
博主去过的全国各地《古塔》文章目录随时更新,详见: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古塔(一)
又名千佛铁塔,在距咸阳市15公里的北杜镇。
北杜镇位于咸阳五陵塬上,与众多的西汉帝陵相望,东边不远处就是唐顺陵。这里曾经山清水秀,周围胜迹如林,著名的诗人王勃、杜甫、陆游、范仲淹、苏轼等都来到此地游览,并且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如今,北杜镇紧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已经归属于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管辖。
据《咸阳县志》记载:公元1037年,有一位名叫杜公昌的高僧,云游至咸阳北塬上北莽山下,看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乃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好地方。于是,化缘建寺,取名为福昌寺(详见:咸阳北杜福昌寺-2019.2.24)。
大明万历年间,北杜村出了一名叫杜茂的宦官,感念前人建寺的功德,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福昌寺竟然没有一座佛塔!于是,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杜茂捐资修塔,五年之后,铁塔落成,从此以后,福昌寺的香火更加旺盛了。
塔方形十级,高33米,边宽3米,纯铁铸成,层层有窗,门南向,中空有梯可攀登,四角柱铸造成金刚力士像,顶立层楼,分外得体。各层环周有铸铁佛多尊,故名。间铸以奇花异草、珍禽怪兽,铸工精巧。
塔身有铭文:“大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南书房行走太监杜茂”铸造。一个宦官竟能出资铸造这样巨大的铁塔,其权势和富贵,盖可想见。塔身保护完好,唯塔刹稍倾斜。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中国的佛塔之中,大多都是砖石垒砌,很少见到用铁铸造的塔。其实,从唐代开始,我国就有铁塔。目前,还有十三座古代的铁塔保存至今,其中最高的一座铁塔就位于咸阳的北杜镇,被称为“北杜铁塔”。
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将千佛塔公布为第一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时它被简单地称为“铁塔”。但是,直到1981年10月1日,才在这里竖起一块文物保护单位碑,碑文中的“铁塔”二字,由段绍嘉先生书写。过去,它矗立在铁塔正前方,如今被搬到东侧的草坪上,旁边还有一只石羊陪伴着。
2013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铁塔”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正式更名被“北杜铁塔”。在此之前,它还被称为“咸阳北杜镇铁塔”和“千佛铁塔”,一直没有固定的名称。


从北宋至今,经过多次战乱,福昌寺早已荡然无存,寺内原本有一尊明代的大铜佛,如今收藏在咸阳博物馆内,这里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铁塔。2013年,为了吸引四面八方的信众游客,在铁塔的东北侧,重新修建起多座大殿,并且安置释迦摩尼佛和十几尊佛像,累计建筑面积达3300平方米。但是,新的毕竟是新的,无法复制曾经的辉煌……
一、地图

二、大门


三、塔院



四、外观
五、塔刹



六、塔身































七、塔座
铁塔第一层四角的立柱,被铸造成金刚力士的形像,顶天立地,威风凛凛。塔身每一层的外壁上,环绕铸造了多尊铁佛,其间还夹杂着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工艺超群,精巧绝伦,所以被称为“千佛塔”,











八、塔心室
此塔的塔身为铁质,但是底座为青砖垒砌,南北两侧均有券形门洞,其中南侧的门洞上方镶嵌有一块铁质的匾额,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大字:“千佛塔”。旁边隐约可见铭文写道:“大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南书房行走太监杜茂铸造”。






如今,两侧的券门,平时不开放,只能透过栏杆看到里面的情况。中间有一个简陋的佛龛,内有两道楼梯盘旋而上,可以登至上方的平台,走进这座铁塔的内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