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排还缺乏霸气

(2008-08-13 23:51:18)
标签:

奥运

女排

期待

拦网

霸气

强攻

体育

女排还缺乏霸气

 

昨天是男篮,今天是女排,都是输了很可惜的球。当然同样是输球,可有很大的区别:男篮输了本来就会输的球,对美国队、西班牙队的比赛赢了是捡了个大元宝,算是意外之喜,输了虽然可惜却不怎么难过。女排则不然,尽管不是十拿九稳的球,可怎么着也该拼下来,而且从比赛进程来看,也的确出现了胜利的曙光,女排的姑娘们在2:0大好形势下被生生的翻转了回去,输给了古巴黑珍珠,这就不光是有点遗憾,甚至有些窝囊了。作为输球的原因,我们同样可以找出三五条理由来,但是男篮输球毕竟实力的差距在那里摆着,要怪也只能怪我们的实力不济,运气还差一点,没有足够的运程让我们爆冷。从实力上说女排是不落下风的,起码论个五五波,谁输谁赢都说不定,之所以在对抗中被惊天逆转,恐怕就不能从实力不足上找借口,而只能从自身的技战术配合,排兵布阵的运筹帷幄,还有球员的精神状态拼搏毅力上总结原因了。

 

在我们看来,今天的比赛中,中国女排至少在这样三个方面出现了问题,一个是拦网,按理说中国女排的拦网高度不输于古巴,也就是说在硬件条件上,中国队有优势,但是我们就是拦不住路易斯和卡尔德隆的强攻,特别是后三局,我们在关键时刻就是拿卡尔德隆的强攻没辙。古巴队的12号卡尔德隆的确神勇,怎么打怎么有,大斜线精准穿越甚或超手,小斜线简直就是砸在三米线以内,而且指那打那。王一梅在五号位,因为她身材壮硕要弯腰救球显得有些困难,移动也稍慢,卡尔德隆就专打五号位,球就落在高大的王一梅跟前,眼睁睁看着落地有声无可奈何,这样的力量和角度速度和时机把握,要想防起来谈何容易。要想制约卡尔德隆的强攻,只能在拦网上下功夫,就目前来说,陈忠和还真的没有找到好办法,只能看着她们扣一个砸一个成一个。陈招娣在点评中说到,拦网队员似乎没有斜着卡位,有时候起跳时机把握也不精准,所以拦网的质量不高,成功率也很低。这应该只是问题的一部分,还包括拦网队员的手型,站位,组合等等,在我们外行看来,反正防不起来总有原因。反观古巴队,不但强攻屡屡奏效,在对付我们的强攻方面常常能够组织起有效的拦网,我们的强攻好像打在一堵墙上。

 

这就说到第二个问题,我们不但拦网出现漏洞,城门洞开,而且自身的强攻不强。说到强攻不强,这其实从郎平之后的中国队就存在的老毛病,我们缺乏一锤定音的铁榔头,缺乏能够很提气鼓舞斗志的强攻。说到底我们没有这样的金刚钻,我们自然修理不了别人,只能任人宰割。

 

第三个方面就是我们赖以存身的法宝,从袁伟民时代就很感到自豪的快攻今天也失去了威风。而快攻之所以难以打起来直接的原因还是一攻,我们的接发很烂,很多情况下没有像样的一攻,仅仅靠调整进攻是很被动的。另外冯坤的二传水平也没有达到极致,她的组织有时候显得呆板,缺乏灵动的感觉,这与她巅峰时代的上佳表现尚有不少差距。而且有几次二次进攻被拦,直接丢分。

 

女排曾经是中国体育的象征,女排精神曾经是中国体育的灵魂,我们希望女排能够长盛不衰,在自己国家能够举起奥运奖杯当然是最惬意的。今天的失利给我们敲响警钟,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要脚踏实地,毕竟我们只是一个可以做点展望金牌的期待,但是还要看运气的球队,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态和认识,接下来我们怕是还要输球,我们会失望到家的。

 

另外,看完中国女排的比赛,还想说点题外话。这场比赛是由央视体育解说的老前辈宋世雄解说的,说实话听这样的解说我们不好受,宋老前辈出来解说女排比赛真的不合适。如果我之前说的他不合适解说女排的话还仅仅是一个分析,是建立在对他以往的工作经验估量之上的话,那么,本场比赛的解说已经足够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原先的判断是正确的。宋老师的解说依旧只是在说那些瞬息万变的过程,把几号位几号队员打了什么样的球,得了几分用比较快的语速播报出来,不同的是当年宋老师年轻力壮反应敏捷,语速很快还能够跟得上比赛的现场,现在却是明显不行了,不赶趟了。本场比赛中宋老师基本上没有对比赛双方技战术的分析点评,他说的最多的话是对陈招娣点评分析的“是”“不错”“对对”之类接口上,这很让人扫兴。

 

 

 

延伸阅读  担心中国男篮好状态出得太早

           打出气势最重要

           我们准备好了吗?

           宋世雄解说奥运女排比赛:别倒了胃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