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草根博览
草根博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86,037
  • 关注人气:40,6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星文:“双独家庭可生二胎”的社会意义深远

(2011-11-28 17:47:19)
标签:

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二胎生育

河南省

中国计划生育

杂谈

分类: ◈时事社会◈

    日前,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新条例规定: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要求生育的,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如果夫妻双方均为农村居民,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经批准也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至此,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均已放开了“双独家庭生二胎”政策。

    自从1997年四川和重庆分治以来,河南省就成为了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而且生育率相对较高。出于贯彻计划生育政策的考虑,河南省迟迟没有在“双独家庭”生二胎的问题上与别的省份看齐。今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广东省已成为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河南省退居全国第三,这为河南省调整相关政策提供了数字依据。事实上,河南省的改弦更张,不仅意味着一省人口出生格局的改变,也标志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有了新的变化。

    毫无疑问,这项政策的调整十分必要。首先,最新人口普查显示,中国人口从2000年的12.65亿增至2011年的13.39亿。令人口学家关注的是,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了总人口的13.3%,较2000年上升了近3%;而0-14岁人口占比为16.6%,而这一数据在1990年为27.69%,新生人口增速快速下降。这组数据对比足以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下降,生育率水平较低,中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将来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多,青年人的数量相对较少,“人口红利”消耗殆尽,劳动力问题将严重掣肘中国的经济发展,“421”家庭结构也会使养老成为年轻人的沉重负担。适当放开二胎生育的政策,将能对上述危机予以未雨绸缪的防范。

    其次,“双独家庭”生二胎,也有利于社会和家庭的稳定和谐。独生子女的成长风险较大,一个家庭有两个子女,长成率和成才率自然更高。据统计,每1000个出生婴儿中约有5.4%的人在25岁之前死亡,12.1%的人在55岁之前死亡。按照正常的人类成长规律,总有一些人要夭折于天灾人祸等不可控因素之中。近10年来,全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年死亡人数为4万左右。年幼子女的意外伤亡,不仅会使其父母情感受创,也可能导致他们老无所依。对于“双独家庭”来说,这是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在生育政策上对其适当照顾,当能有效化解他们可能面临的风险。

    以目前中国人的生育意愿来看,“双独家庭可生二胎”的政策不会造成人口的异动。有统计显示,在京、沪、穗等大城市,主张结婚不生子的中青年女性就占约1/4。北京市人口研究所的一位学者,曾对城八区的20至34岁独生子女进行了调查,发现北京独生子女的生育愿望以一个孩子为主,其理想子女平均数为1.176。鉴于大城市中竞争压力和生活成本双高,很多符合条件的年轻夫妇即使有生二胎的愿望,也无不以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为前提,而这并不容易。有的社会学家甚至做过电脑模型推算,即使允许所有夫妇生二胎,中国妇女平均生育的数量仍会低于2。

    据推算,中国的人口峰值将在2033年达到15亿人,然后拐点出现,总量下降。在此前后,如果年轻夫妇生儿育女愿望持续走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下降,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国家也许会在现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放开二胎生育的闸门。因为计划生育本身不是目的,让人民活得自由而富足才是最高追求。草根博览转载西部网消息】

 

 

——》点击查看草根博览更多原创作

————————————————————————————

草根博览推荐阅读以下相关精彩文章 

史上最牛计划生育标语图集

吴敬琏:政府掌握太多资源

要神八,更要生命安全

群死群伤惨案缘何屡见不鲜——写于甘肃校车车祸

时寒冰:社会已经病入膏肓

富豪20亩巨坟和九旬翁自焚的悲哀(原创)

余彭年“裸捐”成中国最慷慨富翁

中国富翁也认为“贫富差距过大”

首富生日宴为何比春晚还热闹?

世说新语:医院院长修车记

中国最牛教育:幼儿园到博士全免费

内地孩子上幼儿园为何那么难?

地产老总曝光中国房地产真相

价格干预不要忽略了房地产领域

一个农民给高房价的一记响亮耳光!

房子摧毁了多少人的梦想和未来?

除了房子和车子中国梦的含义是什么 

湖南省委书记力荐民工版《春天里》,称感动得流泪

微博的力量!渐成突发事件传播舆论中心 

铁锤与潜规则下的中国科研文化

中国悄然进入“民调时代”   

浙江省长:不增加老百姓收入怎么搞和谐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