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要得太多还是生活太残酷

(2009-06-24 02:32:00)
标签:

房产

婚房

房子

情侣

两室一厅

上海

家居

分类: ◈文苑天地◈

是要得太多还是生活太残酷

 

    (bluexj博客综合讯)

    你要得太多

   听一位刚结婚的上海男士说,如今身边好多适婚年龄的情侣之所以还未结婚,主要原因是婚房尚未解决。以目前北京、上海的房价,绝大多数30岁以下的情侣若想完全自食其力地付完首付,再支付每月按揭,就算勒紧裤带每天喝西北风过活,也不一定付得起。而看上去似乎大多数中国人又不愿意在租来的房子里成婚,于是就愁坏了一批人。对适婚女士来说,如果喜欢的人没有婚房,而有婚房的自己又不喜欢,那么是该嫁给喜欢的人还是喜欢的房子呢?

    大概是被上两代人的贫穷经历吓怕了,这一代中国年轻人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自己食宿无忧,具体物化为:小两口有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除了每月付的按揭外,还能剩有供家庭吃喝玩乐的余款。这即使是在欧美发达国家,都算是高标准严要求了。而最让人担忧的是,“人格独立”这项应该算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却被忽略了,父母为孩子准备婚房成了大势所趋。可见相比居者有其屋,一对年轻人的行为与意识独立不算什么。这应该是一种文明的耻辱吧。

    在爱丁堡我在一对年轻情侣的家里借宿过。男士是剑桥天文学硕士毕业,在一家公司当技术人员;女士还在读硕士,在一家甜品店打零工。他们用每月收入的三分之一租了一间一房一厅的房子,午餐常常吃女士从店里带回来的工作福利——免费甜点。虽然没什么存款,女孩一年还是能有一两次跟随男士出差的旅行。我对比着中国相似人群的经济状况算过一笔账,发现如果选择租房的话,中国大城市同样教育水平的情侣的生活水平一点儿不比他们差,甚至更好。因为人工便宜,中国白领可以花很少的钱雇用钟点工。

    买了房子的情侣也有问题。有对家底殷实的情侣在上海和南京分别买了房子,因为男方先是在上海工作,后又被派驻南京工作。而现在的矛盾是两人长期过着分居生活,女方说什么也不愿去南京生活,理由是不想辞去现在安逸稳定的工作,以致闹到分手边缘。比起这对小情侣,那些跟随着爱人经常跨国大搬家的人好像要得少多了。

    眼下的中国应该是矫枉必先过正的时期,从什么都没有,变成什么都想有,至少别人有的我都得有。由这种泛滥的欲望引发的烦恼实在很难让人同情,甚至令人生厌,就像讨厌那些纷纷登上富人榜还在说房价不高的房产开发商一样。

 

    只怪生活太残酷

    房子对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意味着安全感,也意味着生活品质。

    我三年前在家里的支持下,在上海市中心买下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虽然我因此每个月背上3K多的贷款,取消了所有的长途旅行计划,减少了外出就餐的次数以及更新衣服的频率,但是有了房子,我觉得心里很踏实。更有甚者,因为我有房子,我的父母已经多次跟我提及我邻居家的儿子想追我。

    我不觉得对生活体验如此重要的房子应该是件奢侈品,至少对我来说不是。因为在可见的未来,我需要为我的父母的医疗存钱,即便他们已经有了上海的医保;我需要为孩子的教育存钱,即便到时候可能已经普及了高中;我需要为自己的学业深造存钱,而现在稍微有点名的MBA,没有十多万是不可能下来的。

    面对如此多的刚性需求以及不确定的职业前景,如果我在结婚的时候没有自己的房子,我觉得我的生活就是颠沛流离的。

    我可以接受双方一起买房子付贷款,我也可以接受我来出房子如果对方足够让我倾心,但是如果我们都没有能力解决房子问题,那么,亲爱的,我们只能分手了。不要怪我狠心,要怪生活太残酷。

 

如果生活是个项目是要得太多还是生活太残酷

文化是日本最具活力之处

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

斯蒂夫·乔布斯:我生命中的三个故事

改变人生的32句励志名言

是要得太多还是生活太残酷

        bluexj博客(http://blog.sina.com.cn/bluexj)致力于打造传播实用资讯、网友交流的资讯博客

宗旨:之于网,服务于

口号:草根的视觉,捕捉更多的关注!

   欢迎交流、敬请关注!

    QQ:17673321  

http://img.alimama.cn/topicfile/2009-06-08/12444415642583.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