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孟买的恐怖事件发生以后,有两支人马迅速赶到现场:一支是印度当地的警察和特种兵,另外一支就是媒体记者。尤其是媒体记者,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甚至比军警还快到达现场,先对现场局势做一番评论,然后采访指挥人员、警察、市民,如果有可能,他们最希望采访的就是恐怖分子。
在现场,记者们不怕危险,不惧劳累,睡在路边,吃最简单的食物,喝凉水,昼夜坚守在第一线。他们冒着生命的代价,记录着事件的瞬间,使广大受众最真、最快地了解到前方的状况。
当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在他们想尽办法搜集一切可能报道的细节时,不惜扑风捉影,编造事实;更有为挣抢头条,争第一,进行虚假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驻孟买首席记者说:当消防队员把客人从熊熊燃烧的酒店里救出时,一位新闻记者被帮助客人的饭店员工推开,双方都怒气冲冲,背后大楼里的枪声还乒乓响,广场上的推搡变成了酒店职员和媒体之间的争吵。
在被恐怖分子占据的另一家酒店奥贝罗伊(Oberoi),惊魂未定的幸存者刚跨出大楼,一群摄制人员就围上前去。狂轰乱炸地问“你感觉怎么样?”等问题。
更有为了争当“第一”,将不准确的消息报道出来。媒体报道说,泰姬酒店的战斗已经结束,恐怖事件得到平息。当人们提着的心放了下来,走出家门纷纷到事件现场观看,但事实是事件现场还能听到开火声。
同时,印度媒体也遭到了军方人物的严厉谴责。据报道,印度海军总司令苏里什·梅塔(Sureesh
Mehta),批评媒体播放现场军事行动和人质的最新动态,如果恐怖分子有时间看电视的话,就会精确地知道我的手下在干什么。
更搞笑的是,竟有记者冲破警戒,跑进酒店内部进行拍摄,这不仅讥笑了印度警方的安全隔离能力,也为恐怖分子提供了线路图象。
而印度《每日新闻与分析》女记者Preeti
Acharya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竟然偷偷溜进了酒店。在被手榴弹爆炸吓得浑身哆嗦,大哭以后,得到了一位警察的安慰。事后,这位记者不但不从正面报道警察的英勇,却说当恐怖分子再次开火时,警察哭着丢开她跑了。实难想像警察在与敌人激烈战斗时,还要腾出手照顾记者,不哭才怪。
诸如此类似片段多多看印度电视也已无处不有。当然,我们不是指责那些设法近距离对事件进行报道的新闻记者不对,而是觉得记者应该更有公众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
新闻的价值就在于将一个客观存在或发生的事实最快、最真地传播给受众、满足社会需求。它包括安全、公正、道德、荣誉、审美等社会价值利益,当然不是猎奇,不是低俗、庸俗、粗俗,不是满足少数人需要的感官刺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