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志远天下行
志远天下行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88,797
  • 关注人气:1,0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漳迁界始末

(2011-09-14 21:16:30)
标签:

郑成功

康熙

诏安

铜山

漳州府志

文化

分类: 八闽文化

清漳迁界始末 
 

清漳迁界始末

  核心提示

  清初迁界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灾难,漳州深受其害。它是在满清实行残酷的民族高压统治,激起汉人强烈反抗的背景下,清政府为杜绝沿海民众对明郑集团等反清力量的支持,达到不战而胜目的,所采取的祸民政策。在20年间对漳州造成的破坏,堪称空前绝后。

 

  缘 

  满清入漳在顺治三年(1646年),其在建立统治的过程中,以掠夺、杀戮为能事。有不遵剃发令者,灭其族。“官兵以守土为名,暴虐过甚,居其室而掠其野,少不遂,鞭挞滥施,经过之处任意摧残。民若畏避,即折房舍毁器具,无所不至。”“更有地方民牧,抚绥无法,而差役繁重、敲诈不已。”当时一年的赋役,等于明万历末年的一百倍以上。

  于是,引发了波澜壮阔的抗清浪潮。就在清军入漳的这一年,郑成功入南澳集结队伍,进而占领古雷、铜山、游澳,民众多有依附者。翌年,郑军攻海澄、入同安,进踞厦门、金门两岛。而漳浦、诏安、平和、云霄等县义民也发动对县城的围攻。顺治五年,诏安人沈起津、万礼和漳浦人卢若腾、邱建会率平和、诏安、漳浦民众二度围攻漳浦县城,并抗击来援清兵。战事惨烈,尸如山积。顺治六年,郑成功在取海澄、云霄之后,统兵下诏安,屯驻分水关。越一年,万礼率数千名义军将士投奔郑成功。得万礼之后,明郑军队攻城略地连连得手,漳州、厦门基本在其掌控之中,成为最具实力的东南抗清劲旅。

  顺治九年,郑军先与清浙福总督所带马步兵数万激战于角美,大败清兵,遂乘胜包围漳州城,尔后,清固山金砺率数万精锐驰至,义军退守海澄。敌四面围攻。自初四起,数百门铳炮日夜不停地轰击,义军拼命死战。初七一早,郑军一齐冲出,打垮进犯的清军,固山金砺连夜逃回漳州。清统治者见郑军实力强大,又得东南民心,难以用武力镇压,便以海澄公的爵位诱降,郑不为所动。是年十一月,镇守漳州的清千总刘国轩献城于郑氏。

  顺治十二年春,清贝勒世子罗托率领3万精兵入闽围剿郑成功,六月间,郑军主动退出漳州城及漳浦、诏安、南靖、长泰等县,集中兵力坚守海澄、东山、厦门。顺治十五年,万礼破诏安的菁山、磁灶等26个寨堡。在此前后,又有云霄、平和、诏安的民众起义,占据山区遥相呼应。顺治十六年,郑成功、张煌言合领舟师北伐,南京一役功败垂成,退回厦、漳重新聚集力量。越一年,清安南将军达素、总督李率泰和郑成功的叛将黄梧率水师出海门,在海上与郑成功的部队激战,遭惨败。不久,曾在台湾做过荷兰人通事的云霄人何斌,到厦门向郑成功献台湾地图,建议取台作为抗清基地。于是,在顺治十八年四月,郑成功挥师收复台湾。

  满洲贵族入关后,可谓纵横万里无可挡其锋,但在东南之地,尽管已动用精锐之师,却连遭败绩。面对神出鬼没的郑成功,清朝君臣能想到的就是将其困死。于是,在顺治十三年,严令“寸板不许下海,片帆不许入口,违者置重典”。但这一招并不太管用。之后,降将黄梧密陈《灭贼五策》,其中道:“金、厦两岛弹丸之区,得延至今日而抗拒者,实由沿海人民走险,粮饷油铁桅船之物,靡不接济。若从山东、江、浙、闽、粤沿海居民,尽徙入内地,设立边界,布置防守,不攻自灭也。”清廷似乎有所顾忌,并没有采纳其策。到顺治十八年,降郑成功的原漳州知府房星烨复叛,遣弟星焕向上进言:“今若尽迁其民入内地,斥为空壤,画地为界,仍厉其禁,犯者坐死;彼岛上穷寇内援既断,来无所掠,如婴儿绝乳,立可饿毙矣。”终使清廷于顺治十八年下了6省“迁海”的决心。

  

  过 

  

  由于明郑集团长期活动在漳州一带,这里又在台湾对面,因而是迁界最早、较严的地区。在“迁海”令下达的前一年,福建总督李率泰即将海澄的方田、同安的排头等88堡居民安插内地。顺治十八年八月开始的迁界,则包括漳州的龙溪自江东至龙江以东;漳浦自梁山以南、旧镇以东;海澄自一都至六都;诏安自五都至悬钟等地方,居民内迁15—25公里不等。铜山尚为郑氏所踞,不在此列。

  这场将沿海变为无人区的惨剧,自始至终充斥着骇人听闻的暴行。清政府画地为牢确定所谓的“边界”后,便以极其蛮横的手段强迫界外的居民入迁内地,而时间又规定得非常短促,一般是三天,至期派官兵驱赶,纵火把界外的房屋、船只及无法带走的生产生活用具焚毁一空,人们挈妻负子惶惶作鸟兽散。时人言及边民内迁惨况道:“方其时,就居城乡,填门塞巷。有亲戚者,兴采葛依居之叹;无亲戚者,尽离鸿中泽之哀。糗粮薯麦,富者足支一年,贫者日月可计。于是,流离转徙,死亡荡析。”

  铜山岛之迁与它地有所不同。顺治十八年六月,郑成功派驻该岛的部将蔡禄、郭仪降清,就挟持一万多铜山人入云霄。康熙二年(1663年),清军乘郑成功新故,进攻其子郑经,郑经弃厦门、金门退守铜山。翌年三月,郑经东渡台湾,守铜山诸将降清。五月十三日晚,清总督李率泰率军前来,十三、十四两日“纵兵焚毁庐舍,大肆淫掠,杀人山积,海水殷然。”逃出生天的百姓扶老携幼由八尺门入内地。据《漳州府志》载:到内地后,“人民失业,号泣之声载道,乡井流离颠沛之惨非常,背夫弃子,失妇离妻,老稚填于沟壑,骸骨白于荒野。”

  漳州通常以边路为界,路下近海者为界外,路上近山者为界内。因此,不少路段与现今的国道线基本吻合。时官府在边界处立“奉旨迁界”碑,沿途悬告示牌:“敢出界者斩!”开初以木栅、篱笆为界。后来则进一步浚深沟、筑土墙,再后来干脆征发民夫大兴土木,沿界立堡寨、台墩,建一寨约需3500两银子,建一墩折半,此钱朝廷不给,由民众掏腰包。时人江日昇在《台湾外记》中言及铜山迁界时道:“康熙三年,……逢山开沟,二丈余阔,名为界沟。又沟内筑墙,厚四尺余,高八尺,名为界墙。逢溪河,用大木椿栅。五里相望,于高阜处置一炮台,台外二烟墩。二十里设一大营盘,营将、千把总率众驻防其间。日则瞭望,夜则伏路。如逢有警,一台烟起,左右各相应,营将各挥众合围攻击。”

  由于界外土地抛荒、海产无收,自然无法从这些地方征收赋税。朝廷因为连年用兵,财政入不敷出。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采取了责令界内居民摊赔的办法来弥补部分缺额。“其(界外)四十里之岁课,同邑共偿之。至有所偿过于其土著者。……盐场在界内者勿论,其界外缺额商赔之”。

  郑经退到台湾后,漳境数年相安无事,百姓得到了几年休养生息的机会。康熙十二年,吴三桂首起撤藩之乱。翌年,驻镇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发难,郑经应耿之邀登陆,控制漳境,地方迁民乘机回归故土。不久,郑经与耿精忠翻脸成仇互相厮杀,漳州百姓又处在腥风血雨中。之后,耿精忠降清,郑经坚守厦门、海澄、铜山。康熙十七年底,朝廷准总督姚启圣之请,颁令福建再行迁界,险要之处增添炮台,民众再次遭受颠沛流离之苦。

  康熙十九年,清军攻占海澄,郑经退缩台湾,驻铜山守将降清。越一年,郑经病故。子克塽继位。康熙二十二年,克塽献台降清。翌年,驰禁展界。

  

  后 

  

  清初这场持续20年之久的迁界,对漳州的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极为严重。

  据《漳州府志》记载,直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漳州府丁口尚不足63000人,只有明万历年间四分之一强,人口如此剧减。诚为可叹!而民众世代以继艰辛建设的家园,因迁界化为乌有。时人言道:“以予所睹,界外所弃,城郭故址,断垣遗础,髑髅枯骨,隐现草间。俗称乡村曰墟,惟存瓦砾;盐场曰漏,化为沮洳;水绝桥梁,深厉浅揭,行者病之。其山皆丛莽黑菁,豺虎伏焉。田多膏腴,沟塍久废,一望汗莱,良可惜也。”

  漳州界外原本可供耕作渔盐的田地海域滩涂,以及同海外贸易的口岸。迁界之后,四县荒废耕地2783公顷,仅诏安就荒废盐埕2780丘。“渔者靠采捕为生,前此禁网严密,有于界边拾一蛤一蟹者杀无赦。咫尺之地网阱恢张,渔者卖妻鬻子,究竟无处求食,自身难免,饿死者不知其几”。在明末崇祯年间,由于“通番获利十倍,人舍死趋之,穷洋竟同闹市”。而在清初,如漕运总督慕天颜言:“本朝顺治六、七年间,海禁未设,见市井贸易多以外国银钱,各省流行,所在多有。自一禁海之后,绝迹不见,是塞财源之明验也。”

  迁界还对世态人心起影响。入迁居民初时带有银米及锱重,变卖尚可支持。日久囊空,既苦糊口无资,又苦栖身无处,流离困迫,谋生无策,丐食无门,卖身无所。辗转待毙,惨不忍言。人们原以为不久即归,尚不忍舍离骨肉。至是飘零日久,养生无计。于是父子夫妻相弃,痛哭分携。斗粟一儿,百钱一女。豪民大贾致有不损锱铢、不烦粒米而得人全室以归者。其丁壮者去为兵,老弱者辗转沟壑。或合家饮毒,或尽帑投河。有司视如蝼蚁,无安插之恩;亲戚视如泥沙,无周全之谊。迁民们既然被视若蝼蚁、泥沙,任人践踏,软弱者成了牺牲品,强悍者则铤而走险。一部分加入郑氏军队,成了反清战士,一部分则伐树盗墓,甚至“夜间什伍为群,剜壁抉门,善入强出,人不敢撄。……又或百十为群,各执枪刀,强劫乡间富室。”

  清廷颁布迁海令,本意是断绝郑成功义师的物资供应,以收不攻自破之效,实际如何呢?当清政府雷厉风行强迫驱赶沿海百姓迁往内地的时候,郑成功却在岛上派遣屯兵入山伐木,修造船舶战舰,又别遣商船前往各港,多价购船料,载到台湾,兴造洋艘鸟船,装白鹿皮等物,上通日本,制造铜(左火右贡)、倭刀、盔甲,并铸永历钱;下贩暹罗、交趾各处以富国。从此台湾日盛,田畴市肆,不让内地。由于布帛等物来源阻隔,价值昂贵,郑经又派江胜驻扎厦门,平价交易。凡沿海内地穷民乘夜窃负货物入界,虽儿童无欺。其货物聚而流通台湾,因此而物价平,洋贩愈兴。清政府无形中也驱赶民众投效郑氏父子,成为其兵源与劳力,凭借着军民的勤奋劳动和优越的自然条件,课耕积谷,终于把台湾经营成了“田庐辟,亩浍治,树畜饶,户口繁息,各遂其生”的宝岛。

  到康熙二十三年清军收取台湾时,统军大将施琅所见到的情况是:“臣奉旨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耕桑并耦,渔盐滋生,满山皆属茂树,遍处俱植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向之所少者布帛耳,兹则木棉盛出,经织不乏;且舟帆四达,丝缕踵至,饬禁虽严,终难杜绝。实肥饶之区,险阻之域。”这显然与清廷的迁海目的大相径庭。

  黄家祥  文/供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