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剩余收益模型看“超复利”的力量

(2011-01-23 15:05:02)
标签:

财经

剩余收益

投资回报率

净资产

账面价值

分类: 投资杂谈
  在博文《金融业----最值得长线持有的行业》一文中我提及“溢价融资”的力量,今天碰巧看到“剩余收益模型”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一观点。
  剩余收益模型是根据剩余收益预测来度量价值增加的模型。其基本的方程式为
                          价值 = 投资的账面价值 + 预期剩余收益的现值
  其中:投资的账面价值 = 企业的资产 - 负债,也就是所谓的净资产。
        剩余收益 = 盈余-(要求的回报率 * 初始投资额)
  如果把剩余收益扩张到股票投资,则可以变形如下:
        剩余收益 = ROE * 净资产 - (要求的投资回报率 * 净资产)
                 = (ROE - 权益要求的回报率) * 净资产
   因此,价值 = 净资产 + 预期{(ROE-权益要求的回报率)* 净资产}的现值   |要求的回报率=资金成本

   从模型中可以知道,企业增加价值靠的是使ROE高于要求的回报率的战略决策和增加其账面价值(净资产)。而溢价融资往往是快速,大量增加账面价值的最佳选择。
   正如我在以往所提的,低估的时候买入具备优秀ROE+经常溢价融资的企业,可以获得惊人的回报率。


对剩余收益模型的进一步解释:
    简单的说,投资的一个基本规则就是只有收益大于股东要求的回报时,投资才会增加价值。比如一家公司投资一期项目,投资额为400美元,获取10%的投资回报率,即40美元。如果公司对这个项目要求的投资回报率为10%,则这个项目增加的价值为0,因为资产的预期回报率刚好等于它的投资回报率(资本成本率)。如果预期回报率为12%,则剩余收益为48-40=8美元。
    如果还不明白,就来看看银行储蓄的例子。如果银行的储蓄率为5%,那么,对于一个10美元的一年期定期存单,因为预期的回报(5%)=要求的回报(5%),剩余收益为0。因此价值=账面价值,如果在市场上出售,只能以P/B=1,也就是10美元出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