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鱼儿的水儿
鱼儿的水儿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89,534
  • 关注人气:1,5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2017-10-05 00:48:05)
标签:

通麦天险

318国道通麦天险

自驾川藏通麦天险

分类: 游乐中国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近两年,318国道成都到拉萨的路况可谓日新月异。
四川境内的几座高山隧道相继开通,国道就此畅通无阻。西藏境内通麦“两桥五隧道”全面完工,让曾经困扰自驾者的“天险”不复存在。再加上林芝向西到工布江达、墨竹工卡到拉萨的高等级公路通车,川藏南线称得上一路坦途。

但少了些许“坎坷”的318国道,对许多热衷于“野路”的自驾者来说又好像少了很多“乐趣”。人们感叹着:哎,若是早几年去,该有多好……冥冥之中,似乎是因为某种强烈的暗示,促使我们在两年前这个最恰当的时间踏上了G317、G318这条传奇的进藏之路。细想来,当时途中若干经历与现今路况的对比,似乎也都印证了此次川藏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从西安出发开始算起,到今天已经整整第八天了。除了从马尔康到色达的途中因翁达修路而不得不向北改道之外,其它还算顺利。抵达拉萨之前最后一个让人牵挂的路段就在今天将要经历,那就是令自驾者闻风丧胆的“通麦天险”。尽管早在昌都时就已经打听好,被洪水冲垮的通麦大桥经抢修后在我们抵达前肯定能通车,但离开然乌湖客栈时仍不忘向老板再次确认。
回答依旧是肯定的:通麦通车无误,限行时间不定。

平时做善事,出行靠人品……管它呢,出发再说!


8:30然乌湖-9:10米堆冰川-11:30米堆冰川-13:00波密县

藏区的天气说变就变,从然乌湖出发时还是晴天,可还没走多久就开始变阴,大块的云浮动在空中,气氛浓重而魅惑。路左侧的雪山只能以时隐时现的姿态出现,如此景象惹得人禁不住低声埋怨几句。但好在观赏米堆冰川时,天又是晴的。

从米堆冰川重新回到318国道上继续西行,下一个停车的坐标点是波密。

波密,藏语意为“祖先”。

波密县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和喜马拉雅山东端,北高南低,高山连绵,中部为帕龙藏布河谷与易贡藏布河谷,境内有卡青、木如草复、罪玛、日母、关星、洛腮、公汤、曲玛尔矿勒、杂接着等十大名山。我们沿途隐约看到的那些雪山,就是他们。

历史上的波密曾长期脱离西藏地方政府管理,成为藏东南高度自治的一个独立王国。特殊的历史造就了波密既不同于康区、又有异于工布地区的独特民俗风情,在藏地是文化和历史的交界地。淳厚的高原气息、浓郁的乡土特质、明丽的雪域色彩、独树一帜的民俗风情,以及孕育出色彩斑斓、风情万种、无与类比的自然环境,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波密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使之享有“西藏的瑞士”、“绿海的明珠”、“雪域的江南”、“旅游的胜地”等众多美誉。 

尽管吐蕃的第一位首领聂赤赞普诞生于波密,但波密大部分的历史时段都相对独立于以雅砻河谷、拉萨河谷和日喀则为核心的卫藏本部。历史上,倾多、松宗、曲宗以及墨脱北部称为波密,属波密土王的统治区。往东走是康巴地界,往西走是工布地界,往南走到低海拔处就到了门巴族和珞巴族居住地方。珞巴族可能是中国最特殊的一个民族,因为他们是唯一一个因至今仍存在争议的“麦克马洪线”而被迫分离的民族。珞巴族是中国人数最少的民族,目前在中国实际控制线以内的人口约为3000人左右。

前方公路出现大拐弯,徐徐过了拐弯后眼前豁然开朗,是另一番新天地。
远处山巅白雪皑皑,山腰位置云雾缭绕,看上去犹如人间仙境。

接着前行,是318国道3999公里处的路碑。
我有些不淡定了,强烈要求停车去留影。大家都笑,说原以为我只会拍景。我也笑:快到拉萨了,我总得给自己留个美好的记忆啊……在路上。

事实上,整个318国道的波密段都可以说是免费的漂亮景观长廊。奔腾的帕隆藏布江贯穿整个波密河谷,它起源于然乌湖附近的冰川,自东向西流至通麦和排龙附近,与易贡藏布江汇合后最终流入雅鲁藏布江的大峡谷。空气暖湿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区域内连绵茂密的植被。路旁充斥着眼球的,从来就不缺少浓郁的绿色。

波密的云杉林称得上是318国道上最美的森林。境内海拔大多在2600-5000米之间,植被以云杉和冷杉为主。树木高大密集,据说储积量是整个东北林区的三倍。而且树龄普遍超过300年,有些云杉树干胸径竟达到两米以上,羚牛、豹子、盘羊、黑熊、猕猴等自在生活在这片神奇的森林里。如果有机会,在这片森林里漫步一定是件非常愉悦的事情。
当然,我也只是想想而已,坐在车上穿梭于密林间的国道也是相当惬意的。

说着、笑着……不知不觉中,波密到了。
可还没进县城,车子就在路口被交警挡住了,原来我们超速了。


14:30波密-15:50通麦镇

米堆冰川向西到波密,经过某个岔路口时是要领限速条的。我们只顾着欣赏路边的美景,不仅忘情,而且忘了放松脚下的油门。好在交警同志似乎见惯了因超速而早到的游客,并不像在内地那样板起脸抄牌罚款,相反还和颜悦色地和我们聊起天来。

“开快车不好,为啥不慢点看看风景?看见雪山了么?限速条上写的很清楚,是不是忘了看?哦,幸亏你没和我说忘领条子了,否则我会让你再开回去补领一张……”
知错就改,我们认真听讲、频频点头。
“算了,你们来早了也没事干。按规定,我也不能放你过去。来,来和我一起搬石头……”

路北有块空地,估计是要辟成停车场。随交警过去,把稍大的石头搬到山脚,再用铁锨把碎石头逐一砸敲平整。当然,我并不是一个人在努力,场地上早有另几位正在埋头苦干的先行者。

因超速早到的二十多分钟,全都用在了“劳动改造”上。说不上挥汗如雨,大汗淋漓还是有的。劳动过后是神清气爽,但心里想着:幸亏波密海拔低、含氧量足,若是在其它高海拔的地方,估计老汉今天非得要高反不可。美妞走过来,殷勤地用毛巾帮我擦汗,随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哎,刚才让你多来几张自拍,你不听,原来你是想早来这儿劳动啊。

石头搬累了,肚子也饿了。
驱车进波密,四处觅美食。

咱虽算不上正宗老陕,但正如出差时间长了会想念面食一样,在波密城里晃悠时,我们的注意力也都集中在哪里有面馆。一条东西走向的主街道贯穿小城,两边是密密匝匝的商铺,比商铺更密集的是路边停靠的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估计大家都担心过通麦是个“坎”,所以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在这里尽可能多的补充给养。面食只有“重庆小面”,不合胃口。接着走,接着找。沿街的餐馆,大都是川菜馆,看着没兴趣。美妞聪颖,突然大喊:别在这儿转了,去别的地方,去找公安局。公安局里退伍军人多,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西北人肯定多,附近肯定有面馆!

导航到公安局,只不过几分钟的路。
还没到终点,美妞又是欢快地大叫:看,那里!
公安局的斜对面,路边,不起眼的小店,红色门头上写着醒目的大字:正宗陕西油泼面。

不仅店里卖正宗的陕西油泼面,老板也是正宗的陕西人,是渭南的。千里之外遇见老乡,格外亲切。除了家长里短说不完的话题,感觉那碗面也额外多加了分量。面很好吃,但没吃完,太多了。吃罢,闲聊,问老板:咋跑得这么远?过得怎么样?想不想家?老板忙着往锅里下面条,顾不上回头:好得很!当兵呢么,退伍咧,就留到这咧!隔几年就回屋看看,也不习惯,在这待着挺好的!再来一碗吧?吃饱咧,万一通麦堵车咋办?来,面汤!
老板语速很快,地道的陕西话听得人心里舒坦。

吃饱,喝足,接着赶路。

出波密城沿着318国道再向西90公里,是通麦镇。通麦镇过后紧挨着的是通麦大桥,大桥是通往林芝的必经之路。

通麦镇,正是由于川藏公路的修建而逐渐形成的微型镇。通麦镇是川藏线上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镇,镇上居民加商人一共只有十几家。通麦官称塘麦,据说是1989年改的,但人们现在仍习惯称之为通麦。

通麦的地理地质特点太特殊,因此国家将这片地方定为西藏易贡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区内包括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帕隆藏布大峡谷、许木古冰川遗迹和古乡沟泥石流、102滑坡群、拉月大塌方、培龙沟泥石流等地质地貌景观及地质灾害遗迹景观,这里号称“亚洲第二大泥石流群”。
甘肃省舟曲县,号称亚洲第一大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地带。

丰富的雨水常将帕隆藏布江谷地两侧的山石冲垮,导致途径的318国道或冲毁、或塌方,如此很类似墨脱公路在历史上的情况。318国道离开通麦镇,从经过通麦大桥到抵达排龙乡这段路是有名的自驾险途,全长14公里的路途异乎寻常的艰难。紧接着通麦天险的是排龙天险,两者均以险峻奇绝而闻名于世。

通麦天险最奇险的路段,是闻名318国道的“肠梗阻”路段,尤其是102滑坡群和通麦至105道班段之间,全长3.4公里,正常行车也至少要走半小时左右。如果遇到滑坡、水毁、塌方等道路被阻断的情况,通过时间则更是无法估计。
这段路,号称“死亡路段”、“通麦坟场”、“通麦天险”!

通麦地区之所以如此“凶险”,除了山形、地貌和气候等原因之外,水势的汇聚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对我们而言,或许帕隆藏布江与易贡藏布江听起来很陌生,但在藏区这两条河流却名气很大。通麦附近正是帕隆藏布江主干和易贡藏布江的合流处。帕隆藏布江接受易贡藏布江的支流汇入后,以更加汹涌的姿态从通麦流过,它向南奔涌最终与雅鲁藏布的交汇之处就是位于云南的马蹄形大拐弯的弧顶处。

帕隆藏布江,汉语也称帕隆藏布江、简称帕龙江,主要由两条二级支流汇合而成。涓涓流水自东向西经波密、通麦等地后,水流量逐渐加大,到通麦附近后由易贡藏布江汇合后折向南流汇入雅鲁藏布江。帕隆藏布江所在的通麦地区,是印度洋水气大通道的出口区。易贡藏布江,汉语简称易贡河,即流经嘉黎与波密的一条大河,通过易贡湖后由西北至东南,在通麦镇汇入帕隆藏布江,是雅鲁藏布江的二级支流、帕隆藏布的最大支流。

很多人都有误解,认为通麦大桥是横跨帕隆藏布江的。为此,我认真查看了地图后认定:通麦大桥是架在易贡藏布江上的,恰好处于易贡藏布江即将汇入帕隆藏布江的尾巴上。

果不然,在通麦遇见堵车。
确切地说,是因为限行而堵车。

放眼望去,车队排成一字长龙延伸至道路的尽头,看不到终点。只知道会放行,而不知道何时会放行,所以只能眼巴巴地干等。

闲得无聊,索性沿着车队向前走,心里的真实想法是想走到最前面看看到底啥情况。大约走了一公里,还没走到头。不累,只是担心万一通行了、车子找不到我,于是又往回走。往回走时,更多的人正像我刚才一样向车队前面走。人们相互微笑着打招呼,看上去俨然是熟识的朋友。

的确如此,行走318国道,每个人都会无形间拉近彼此的距离,无论开车的、骑车的、还是步行的。318国道,不仅是风光大道,也是友善大道。

终点回到起点,车队依旧纹丝不动。

接着等,接着闲得无聊,无聊过后接着向车队前面走。这一次同行的人多了,很多车都派出了“代表”。人们手上拎着装满零食的塑料袋,三三两两、嘻嘻哈哈,看上去根本没有任何堵车的焦躁,反而倒像是满载着出游的喜悦。更有甚者,三两伙伴席地而坐,聊天、游戏、打牌、聚餐,不亦乐乎。

的确如此,行走318国道,让人学会了改变心态,顺境、逆境、坦途、坎坷,遇见的姑且就算是最好的,既然不能改变,那就坦然接受。

一只小脏猪不知从哪里跑上了公路,走近了看,是地道的小藏猪。

小藏猪的出现,让人们的消遣有了新的热点。人们迅速围了上来,或蹲着、或站着,将小藏猪簇拥在中间。有的递上去饼干,有的拿过来苹果,还有的把饮料倒在地面的凹处……拿出手机拍小藏猪的当然很多,我还看见一位长相颇为俏丽的年轻姑娘竟然推开众人走过去,然后蹲下来将小藏猪抱起来搂在怀里……“来,笑一个。”姑娘自拍,笑容甜美。小藏猪倒也配合,将头深深拱进姑娘的怀中。这一刻,我猜想小藏猪一定是很幸福的。

终点回到起点,车队照旧纹丝不动。
接着等,接着闲得无聊,无聊过后翻看今早在路途所拍的照片。

然乌湖到波密,再到通麦,一路上都是非常迷人的森林峡谷景观。雪峰、冰川、雪线以上的裸露砾岩区、冷云杉林、河谷台地松林、冲击台地农业园区等构成了立体而丰富的自然景观。

318国道上如果有哪一段旅程有“人在画中游”般的感受,那必然是最像水墨山水画的这一段。

照片看完,又是无聊。无聊过后,索性在车上准备打瞌睡。或许是十几分钟过后,正昏昏欲睡时,却听见窗外人群的吵杂声。

抬头看,车队前面的车子已经开始移动了。
低头看表,17:50,堵了两个小时。


18:10通麦大桥-19:15排龙乡

放行了!

车队缓缓移动着,整齐有序。
没有任何鸣笛声,只有众多车子的发动机轰鸣声传入双耳,听起来威武庄严。

通麦至排龙,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河谷,路边垂直下去几十米就是咆哮的帕隆藏布江。靠江一侧没有护栏,道路宽窄仅容一辆车通过。另一侧是陡峭险峻且不时有飞石袭来的山崖,悬崖上的石头看上去总有摇摇欲坠的感觉,并且很多新鲜截面表明刚刚有石头从疏松的山体上脱落。这条路的路基,很多地方是塌方后用木桩纵横交错搭建起来的泥地。除此之外,深坑、石块、横沟、稀泥……无处不在。经常会遇到刚刚大坡度挣扎着攀升到坡顶上,随即就是180度大转弯的险路。下行车辆行驶到拐弯处,如果和上行的车辆在此交汇,由于彼此并不能提前看到对方,下行车往往由于惯性使车辆失去控制。最恐怖的后果就是径直冲下山崖,掉入江中后无影无踪。

没走过318国道,就不知道中国景观大道的壮美。
没走过318国道的通麦天险,就不知道川藏线的艰险。

车子停住,开始排队,等候命令逐个过桥。
不远处,是横跨易贡藏布江的通麦临时大桥。

这里原有一座永久性的钢筋水泥大桥。2000年4月9日,易贡湖湖水溃坝暴泄后导致周围及河流沿途发生特大山体滑坡,通麦大桥及附近的一些公路被彻底冲毁,318国道交通完全中断。受此牵连,墨脱、波密、林芝三县的多个乡镇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之后修建的通麦大桥是钢架桥,属于临时保通性工程,该桥的建成使中断的318国道又得以恢复畅通。在此期间通麦大桥驻有部队,桥头两侧均有全副武装的士兵看守,每次只限一辆车通过桥梁。

“快,快点……加速通过,不要停留!”士兵挥动手臂,表情严肃地大声喊道。
加油,车子窜出……过桥,车子随着桥面钢板的颤动一起颠簸起伏着。
随着车子的颤抖,还有我们的心,剧烈跳动。

前方,等待着的是恶劣路况的极限。
险、窄、陡、泞……一应俱全,颠簸、涉水、落石、绝壁……应有尽有。

18:10:横跨易贡藏布江临时大桥。

以前的通麦大桥早已被洪水和泥石流冲垮,现在的这座使用了十年的临时铁桥也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不知出于军事机密还是其它原因,通过通麦大桥时禁止拍照。

18:12:通过大桥,正式进入通麦天险。

这段路由于路基软化、大车碾压和泥石流频发等原因,每年都在反复进行修整。已近黄昏,为了在天黑之前顺利通过通麦天险,不得不在艰苦的路况下加速通过。因为永远也不知道,前方还会有什么样的风险。所有人都系好安全带,屏住呼吸,用双手努力把自己的身体稳定在座位上。人随着车辆的行进而没有规则地颠簸,身体和头部频繁地和车门、车顶进行着亲密接触。

18:13:窄窄通脉山路,经常发生堵车。

两车交汇,是非常考验驾驶技术的。尤其是行驶在沿江一侧的车辆,必须保证外侧车胎不陷入路边松软地带。否则,车子失控就会发生坠江事故。探头看看路边,好在部分松软的路边已经垫上了石块。
一处大坡,前面的小排量车子在泥地上冲了几次都没上去,然后就是后滑,吓得我们也赶紧倒车,可并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供腾挪,后面是悬崖,悬崖下是江水。几番努力,小车终于上去了,如此折腾的后果是我们的满身大汗。

18:15:前方急转弯。

车辆行驶在上下坡的急弯处,看不到对方有车驶来,只能一个劲儿地鸣笛。两车交会,稍微操作不当就会掉进江中。多年前此处曾发生夜间坠车事故,一辆依维柯连同车内乘客坠入江中,车上十余人全部被江水冲走而遇难。

18:18:施工中的通麦天险。

正在修建的隧道口,警示牌上写着“塌方路段,观察通行”。道路消失,只能左拐进入泥坑。如此狭窄的路段只能单向行驶,一侧的车等候另一侧的车通过。若是在城市里,估计早都是乱糟糟的拥挤和震耳的喇叭声。此时,这里却是静悄悄,人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正在通行的车,心中为之祈祷。在318国道的通麦路段,每个驾驶员都是高素质的。 

18:20:安全地带。

没有垂直山体的威胁,也没有峭壁下奔流的大江。这里往往是疏堵的最佳缓冲之地,周围几面都是山,遍布茂密的森林。如果发生堵车时被堵在这里,最起码不用担心塌方和泥石流的发生。没有路标,我们跑的太快,前后都没有车。犹豫再三,决定右拐。走了几分钟后觉得不对,前面只是更加茂密的林,却并没有路。退后,折返,走到刚才的岔路时遇见上来的车,才知道我们刚才走错了路。

18:22:老虎嘴。

这里是通麦天险路段内发生事故最多的地段。从318国道建成那一天开始,从这里掉下去的车辆和人员最多。全神贯注地看路,脑中有些断片儿。

18:25:排龙大桥。

一拐又一拐,拐来拐去拐得头晕。穿过一片树林,眼前豁然开朗,头顶是正在修建的排龙大桥。桥体才建成一半,如巨龙般横跨在沟谷上空。原本想停下车拍几张,想着如此窘迫之境地还是安全第一为妙,于是作罢,穿行而过。

18:27:两车相撞。

驶过正在修建的排龙大桥后,虽说路面还比较平整,但丝毫不敢放松任何警惕。双眼盯紧前方,双手抓紧扶手,心里盼望着早些离开天险地段。前方,两车歪斜着停在路边,估计是刚刚发生的事故。车上的人倒是聪明,远远地站在稍微宽阔的路边。这样的事故不知该如何处理,保险公司的人肯定指望上不,如果车子能开,还是早早地离开吧。抬头看看,天快黑了。

18:34:“无畏”的人。

悬崖、滑坡……到现在,这样的路已经很习惯了。唯一需要遵守的原则是,不管路况如何,快速通过最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一处缓坡略微宽敞,左侧是近在咫尺的河流,右侧是正在落石的山崖……我看见一辆车停在那里,车里的人嘻嘻哈哈走出来,正打算站到滑坡处拍照留念。乖乖,赶紧走吧,当心“下一秒”啊……NO ZUO,NO DIE。

18:36:塌方易发路段。

因为塌方和施工,前面的路需单向通过。在无人指挥交通的情况下,只能自己判断是等、还是前行。判断不对,就会造成拥堵。或者因为在不适合错车的路上强行错车,外侧的车辆会发生坠崖的惨剧。好在,对面过来的车并不多,大多数都是向着林芝方向的。

18:38:学会等待。

道路狭窄处,我们选择等待对方通过。很多时候,谦让是安全的保证。刚刚经过的地方是疏通不久的塌方路段,尚有几块巨石横在路中没有清除。不得已,车子驶过时左轮要碾压着石头经过。“咯噔”一声,车底盘传来重重的声响。

18:45:与大车相遇。

无德的大车没有避让我们,气势汹汹地径直朝我们冲来。错车的过程惊心动魄,眼睁睁地看着载重货车的巨大车轮从窗边蹭过,近在咫尺。后来想想也能理解,一来它根本没有错让的多余空间,二来估计下坡已经带不住刹车。通麦天险,考验的不仅是技术,还有胆量。

19:09:疾驰。

天色渐暗,前后不见其它车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越是貌似安全的地方,越要警惕,既要保持车速、又要提防山上滚落的飞石,还要观察路面的情况和即将交汇的往来车辆。渐渐的,悬崖少了,峭壁也不见了,周边的树林越来越茂密了。白色影子一闪而过,是路边的一间小木屋。

19:15:排龙乡。

前方,终于看见“排龙乡”的路牌。看见排龙乡,就意味着已经安全穿越“通麦-排龙”天险。喜悦之情由心底勃然而发,随之就是“嘘”的一声长气呼出,好放松!

通麦天险,14公里的行程,历经一个小时。


19:15排龙乡-19:45鲁朗镇-20:30扎西岗村-22:45色季拉山

排龙乡,一般简称排龙门巴族乡,位于林芝县东部和波密县的交界处,是帕隆藏布江的名称来源。318国道在此海拔1930米,是该公路在青藏高原海拔最低的地方,其地理形状犹如一个V字形的底部。“通麦镇-排龙乡”地处印度洋水气沿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带北进扩散的起点,由此导致的暴雨和泥石流的频频发生。

过了排龙乡,318国道到林芝前就基本是坦途了。
天险另一端,是“叫人不想家”的鲁朗林海,素有“西藏江南”的美称。

车辆平稳前行,呼吸着清爽透彻的空气,整个人都感到极其放松。山野里静悄悄的,没有喧闹,没有噪音,只有车辆驶过的声响。
刚刚路过通麦天险时的紧张刺激,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

坐落于深山老林中的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海拔3700米,是典型的高原山地与草甸相结合的狭长地带。两侧青山由低往高分别由灌木丛和茂密的云杉、松树组成“鲁朗林海”,中间是整齐划一的草甸,犹如人工修整般平坦开阔。鲁朗境内青山绿树,水网纵横,原始森林碧绿苍翠,杜鹃花开遍野漫山,是名副其实的“神仙居住的地方”。最为世人所追崇的鲁朗林海,如同一座天然的生物基因库,大树参天、溪流蜿蜒、泉水潺潺,缀于其中的木篱笆、木板屋、木头桥如同世外仙境。

可惜的是,此时天色已渐黑,窗外只有大体的轮廓。
传说中鲁朗宽广的草场、茂密的森林,只能靠想象。

林海过后,是鲁朗镇,镇子就在318国道路两边。
我们并没有多余的意愿在此停留,因为知道前方还有更美的诱惑。目光扫向窗外,村落里依稀的灯光零零散散,与空中万千繁星交相辉映。

几乎每一位到了鲁朗的游客,都不会忘记去品尝当地的美食-石锅鸡。
我们,当然也不例外。

在波密劳动,体累。
过通麦天险,心累。
心里琢磨着在鲁朗必须要饱餐一顿,借以犒劳今天的若干辛苦。想着,想着,口水竟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国道旁的扎西岗村,这个家家户户都开办了藏家乐的村庄是鲁朗地区目前最主流的食宿点。

1999年,鲁朗的第一家石锅鸡开张。其实这是个来自重庆的何姓师傅根据本地食材和烹饪习惯琢磨出来的菜式,选用的是从附近老百姓家里收购的藏香鸡,辅以手掌参、天麻等四五种药材,再用石锅慢火炖制,汤中有一股淡淡的药材清香,鸡肉滑嫩而有弹性。“鲁朗石锅鸡”的名头一炮而红,其他人也跟着纷纷效仿。后来,何师傅把石锅鸡的做法免费教给了当地的村民,于是鲁朗的家家户户都学会了这道美食。

鲁朗盛产石锅鸡,但炖制石锅鸡的石锅却并非出产自鲁朗,而是来自墨脱。石锅是用一种叫做“皂石”的云母石砍凿而成,要靠背夫从墨脱把原始石材背出来后,再由门巴族人用整块石材手工细心凿制。加工时要求下手力道匀称,一旦心急,皂石立被凿穿,所以这种石锅售价也非常昂贵。墨绿色的云母石锅,保温性特别好,而且据说富含镁铁等多种矿物质。

鲁朗景美,石锅鸡味美。
当然,如果有时间能在村里住住最好。扎西岗村后面有大片的森林和草场,可以在森林漫步,也可以在草场骑马,如果有兴趣甚至还可以徒步到雅鲁藏布江。

当然不要指望在村里吃到的石锅鸡是真的。满街的石锅鸡店铺看得人眼晕,但可能大多数都是由高压锅加洋鸡炖出来的,藏香猪更是没办法分辨。但即便是这样,鲁朗石锅鸡的味道依旧不赖。落座后要一个大份,只不过几分钟后就端上来。游客太多,仅有的几位服务员根本顾不上你提出的任何要求。煤气炉上再加热,直至锅里的汤汁煮沸而冒着热腾腾的气泡。舀到碗里,也顾不上烫,小口嘬下去……嗯,香!

饱餐石锅鸡,痛饮拉萨啤。
吃得太饱,站起时竟然有些直不起腰。出门,看见大批车队正急匆匆赶来。回头,“鲁朗石锅鸡总店”灯火通明。

或许,在经历艰难困苦的通麦天险之旅后,美味的鲁朗石锅鸡才是真正能让自驾人得以慰藉的良药吧。


22:45色季拉山-23:10林芝(八一镇)

若不是在通麦镇因为等候放行而耽误了时间,我一定会盼望着在色季拉山上望见壮丽的南迦巴瓦雪山。而且算算时间,等候的时间差不多是两个小时。如此算来,也可能正好看见南迦巴瓦的日照金山。

但想象终归是想象,当我们打着饱嗝、驱车再次启程时,天色早已彻底黑透。

到林芝之前,是漫长的上坡路,前面还得翻越垭口海拔4700米的色季拉山。
如果说鲁朗林海是龙王的灵界,那神山色季拉则是神灵的栖息地。

作为尼洋河与帕隆藏布江分水岭的色季拉山属于念青唐古拉山余脉,是重要的文化和族群分界线,曾经是工布藏族和波密藏族的地界,也是河谷农作区和森林狩猎区的区分标志。

由于众多信徒的朝拜,色季拉山成为西藏的神山之一。
每年,来这里转山的人络绎不绝。浪漫的杜鹃、威严的南迦巴瓦,加上苯教神山本日拉山,这三者使得色季拉山显得有些远离人间烟火。在色季拉山垭口能看到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山口下是层层叠叠、一年四季变换色彩的鲁朗林海。

汽车盘旋而上,窗外云雾缭绕。

左盘右旋、上下起伏于盘山公路,恍惚间竟有“人在天上行,云在脚下走”的幻觉。透过车灯的照射,可以看见道路两侧密布的森林被薄纱般的云雾环绕着。时不时,或大或小、或细或宽、或长或短的瀑布贴着山体从飘渺的云雾中飞出,却又不知这等精灵究竟是从哪里幻化出来的。

车子在山路上飞驰,景色随之不断变化,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卷在眼前正徐徐展开。

转过一座山峰,眼前坡度稍缓,原来已经到达山顶垭口的位置。
并不做过多停留,瞭望片刻后转而向下。地处高山之上,趁朦胧月色能看到视线尽头连绵不绝的山峦。重重叠叠,暗蓝色的山脉就象海浪般望不到边际。而著名的南迦巴瓦峰,就隐藏在其间。

南迦巴瓦峰是西藏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为世界第二十八高峰。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宛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姑娘,因而也被称作“羞女峰”。

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另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传说,因为其主峰高耸入云,天上的众神时常降临其上聚会和煨桑,那风中的旗云就是神仙们燃起的桑烟。据说山顶还有神宫和通天之路,因此居住在林芝峡谷地区的人们对这座陡峭险峻的山峰都有着无比的推崇和敬畏。

眼望车旁匆匆闪过的密林,山脚下又见朦胧暖心的灯火……林芝八一镇已然不远了。

林芝,藏语意为“太阳的宝座”。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历经千年传承发展的林芝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厚精深。林芝以出产上好的食材而闻名,譬如大峡谷及巴松措的松茸和其它野生菌,林区各地的藏香猪和藏家鸡,以及各种味美的江鱼。如果有兴趣,去大峡谷的村落里吃顿野生菌,想必是莫大的享受。

林芝市政府驻地的官方名称叫巴宜区,是从“八一”的谐音而来。
从“八一”这个称呼不难看出看出,这是座没有太多历史传承的军垦新城,崭新热闹却难免乏味。

森林和尼洋河的包围使得它拥有藏地其他城市所没有的清新和湿润,2930米相对较低的海拔也可以使旅行者减少高原反应。尽管城市本身没有什么看点,但方便的交通使得人们更愿意在此停留。这些年来,八一成为西藏和318国道旅行热潮的最大受益者。

夜里23:10,终于抵达八一镇。

出乎意料的是,街道上依旧灯火通明、车来车往,一派祥和热闹的景象。
哦,对于我们这等自驾的人来说,夜生活不是才刚刚开始么?

-------------------------------------------------------------------------------------

2016年4月13日,以“五隧两桥”为主的川藏公路通麦段整治改建工程正式完工通车,标志着举世闻名的“通麦天险”成为历史,自此天堑变通途。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川藏行】穿越通麦天险:从然乌到林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