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拍玩偶

标签:
杂谈 |

先说昨天关于“寒窑”的文,看了博友的评论后也算感慨千分。
综合27条评论统计的结果是,知道寒窑的人很少(当然要除去那些学识渊博,但很低调的...),所以在没有啥文化概念基础上看这些拙劣的图文没有共鸣也是难免的。
其实就此,也是我想对景区管理者提出的建议之一:不妨少些花里胡哨的硬件(包括周围那些夸张的、赤裸的欧式雕塑,这和本土的爱情文化根本就不搭界啊),多些文化背景介绍的软件。当然,概念也是需要炒作的,这是流行,也是经济发展的捷径嘛。你看看世博,不就是最大的炒作?概念经济、旅游经济、文化经济,这些都是西安的特长,当然要趁早发扬光大。套用博友的话:文化这口锅里,啥都能装!
又有人说:十八年苦守寒窑的似乎只有女人,男人回来时似乎不是单身;要歌颂什么样的爱情呢,有些无语。
这话对吗?突然又想起了“非诚勿扰”等现今流行的征婚节目,难道“宝马女”才是硬道理?看看人家薛仁贵是怎么做的--我身骑白马,过三关,我改换素衣,回中原。放下西凉,无人管,我一心只想,王宝钏。
对于爱情,男女是一样的--都很忠贞。这是现时代需要的,历史的那些东西还能用。
有些扯远了,咱接着说寒窑。
3、4月份,有博友千里迢迢自北京来西安。几日辛苦奔波之后大为感叹,西安有太多的可看之处,只是少了宣传(汉阳陵、唐天坛...您听过吗?)。对头!寒窑即是一例。中国的历史,秦、汉、唐无一不辉煌灿烂。都在西安了,当然要挖掘、要展示、要宣传;至于形式,那是另一个话题。
这种提升经济与文化实力的方式,虽花了钱但想必比较起来也算朴素。君不见,那些只是用金钱堆积起来的繁荣,其背后又是什么?“城市,改变生活”,改变了谁的生活?知道世博花了多少钱?知道咱一年关于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又是多少?文化-经济,虚荣-民生...
我开始气愤了,明天再说世博的话题!
就此罢笔...






高考结束了,想起了很久前发过的考试之后上课教室的芳容,如下。您看看吧,这高考到底是什么?
关于高考作文:
湖南高考语文卷作文题是《早》,有考生这样写:
“早”是万恶之源,判卷老师若是不信可以去问百度--早泄、早恋、早孕、早搏、早逝、早衰、早熟...为了现身说法证明“早”的害处,今天我早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