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和现实中游走南非——开普敦(2)

标签:
南非开普敦杂谈 |
分类: 旅游 |
在去海豹岛的码头上见到的汽车,上面画满了海豹
企鹅滩
南非企鹅也称斑点企鹅,绝对一夫一妻,终生忠贞。
好望角作为重要的地理标志和航运中继站,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战和二战期间,这里多次进行过大海战。同时,好望角附近海域多暗礁,而且常年风暴交加,又称为“风暴角”,历史上很多大船沉没在这里。
好望角国家公园占地700公顷,好望角只不过是突出到海中的一块不大的石崖,万里迢迢来到这里,自然左照右照地谋杀快门。晴空万里,太阳暴晒,我们前往相距不过两公里的开普角(Cape Point)。开普角也是好望角国家公园的一部分。乘坐缆车上山,远远看到好望角就在脚下,白浪滔天。开普角山顶建有以煤油为动力的灯塔(1860~1919),在距灯塔不远的海里有一处无法炸毁的沉船礁(据说有23条船沉没于此),因为隐藏在水下,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容易造成船毁人亡的事故。现在开普角半山腰设立新灯塔,改变了原先的危险状况。
好望角国家公园大门
前面就是好望角了,
在海滨,我们看到海面上漂着一层层的海带,我们惊奇为什么无人打捞。导游告知,南非人的环保意识非常强,虽然他们也很喜欢海带这种营养成份高又美味的海产品,但他们更知道,靠近岸边的小鱼小虾是以海带为生的,而一些大鱼又是以小鱼小虾为生,人类把海带吃了,显然会使海洋生物链的平衡遭到破坏。
虽然黑白对立几百年,虽然只占12%的白人与黑人共同生活在一块土地仍不共戴天,但在南非还很少听说有像巴以那样水火不容的冲突,动不动在白人聚集区扔个炸弹搞个恐怖事件啥的。这个问题我没来得及问导游,但我想,可能与南非国家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比较民主、法制比较健全有关。
看到南非的现在,总使人想起它的过去。从一踏上非洲的土地,我的耳边不断回响起四十多年前的一首歌曲 “我是一个黑孩子”。当时出于政治外交的需要,针对60年代风起云涌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国人自己编、自己写、自己唱许多反映这一斗争的歌曲。“我是一个黑孩子”是其中一首。这次到南非,进一步了解了非洲的历史,亲眼见了黑人白人的生活状况,总感到我们在对历史——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有太多的主观臆断。如果我们用包容的眼光看待历史,也许就不会为因融合而带来的民族文化的变异而愤怒。
海豹岛码头上的乞丐,表演来吸引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