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凤勇
高凤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8,173
  • 关注人气:2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注册制不是普惠制--点评网下询价新闻热点

(2020-09-17 12:09:58)
标签:

财经

股票

最近,网上询价的某个案例成为了新闻热点,讨论很热烈,建议也很多,简单点评几句:

综合而言,我们国内经历的发行定价机制典型有:管制(窗口)的定价机制,完全放任市场的定价机制,对高报价约束机制较强的询价定价机制(科创板为代表),对高报价约束机制较弱的询价定价机制(精选层为代表)。自然,我们对海外的更加市场化的发行机制有些了解。

不看极端,从全局来看,一年多的现行询价制度还是给注册制试点保驾护航了的:大多数企业突破了23倍,多拿到钱;申购新股的投资者赚到了钱,发行顺畅;二级市场涨跌互现,也留了空间,几乎是难得的多赢格局。若非如此,如何想象目前面对的历史上没有的海量发行。难道再通过管制定价进而管制发行速度?

极端案例,是定价规则、企业质地(偏低毛利、偏低研发投入)、上市标准(10亿市值)发生了共振的结果,不能简单归咎于询价机制单维原因。放眼长远,很多小而传统的企业二级市场也会慢慢回归到无市盈率无流动性,这个趋势无法改变。

用这个案例对比A股,企业会觉得很亏,投行会觉得很心酸,但是如果把同类企业送到香港或者美国发行,能获得这个结果,投行也许觉得还算满意。

每个人都希望资本市场理性,希望投资者理性,但是资本市场真没有统一的理性标准,博弈、长期博弈才是主基调,都理性了,资本市场其实就真疯了。

希望大家不要抱团询价,貌似合理,可是二级市场的抱团是谁都打不散的,抱团似乎才算理性。

注册制了,行政之手不再管制发行进度,市场的发行节奏自平衡主要靠二级市场影响发行市场,企业发不掉或者价格低不想发,这是合理的。只不过科创板创业板的询价机制把这个自平衡机制又前移了一下,询价机构也会参与这个自平衡过程。不能说目前的制度没有缺陷,但是改成什么样子才会让所有人满意,我实在没有信心。

我觉得类似案例多出现几个,券商投行就会主动屏蔽一些体量不大,行业不够亮眼的企业来科创板和创业板,我个人的理解,这两个资本市场板块是中国目前最重要的资本市场资源,资源永远是稀缺的、有限的,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得更好,而不是简单普惠。

如果非要说案例归因于询价制度单维原因,并且提改进建议,我也拍脑袋提一条不成熟不科学的建议吧:从一年的参与配售对象个数看,总体在4000—6000个左右,大的机构会有几百个产品参与,由于定价机制是高剔10%,并且中位数和算数平均数是定价基准,所以大型机构确实天然有优势,理论上,如果某家大型机构参与配售的金额超过10%,就很难被全部高剔,也天然地容易离中位数和算数平均数最近。只要大家认同这个道理,只好愿意跟大机构抱团,但这仅是理论上的,现实中,大型机构根本不想对外披露自己的信息,这毕竟关乎利益。假设我的推论成立,则是否可以让超大型机构,比如产品数超200个的机构必须把报价强制分布,所有产品不能仅报出一档价格。我能想到的也仅是类似反垄断一样的手段,但是效果如何我根本无法预期,也许是个很馊的主意。

对小企业的建议是:趁现在国内注册制还是试点阶段,主板、中小板、科创板、创业板其实是双轨并行,有机会就赶紧上吧。过了这个周期,资本市场更将对小而传统的企业关门。注册制不是各种企业普惠制,这一点大家必须要清醒。

对投行的建议是:双轨并行,合理选择板块,让企业尽可能获益是义务,也是本事。有些企业目前仅适合主板或者中小板的定价发行,不适合来科创板创业板当凤尾,不要浪费这个好时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