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魏英杰
魏英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61,000
  • 关注人气:17,3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空气质量将是长期重要议题

(2012-05-17 13:40:1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空气质量将是长期重要议题

文/魏英杰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开始检测并每小时播报PM2.5指数。这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就看对谁而言了。

对生活在上海的居民来讲,不必等到政府部门公布,目前就可以得知这座城市(或许应限制在总领事馆周围)的空气质量。据相关消息,上海PM2.5的官方数据要到6月份才具备正式发布条件。等到上海开始公布相关指数后,总领事馆的数据还可作为一个参考指标。从这角度看,这理所当然是个好消息。

不妙的地方在于,自5月12日开始监测以来,该空气监测站还没有录得过空气质量“健康”的情况。首先,这表明当地部分区域的空气质量不如人意。其次,由于标准不一致,上海官方数据显示空气质量为“良”时,按美国的标准也许显示的就是“不健康”。这将对上海PM2.5的正式发布构成一种“挑战”。倘若双方监测结果非常不一致,很容易引起舆论对相关数据可信度的怀疑。

更重要的问题,还不在于数据监测与公布,而在于环境治理。依照相关部署,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今年将开展PM2.5等项目监测。对于迈开PM2.5监测第一步的这些城市来讲,满足公众知情权已经成为一个硬性要求。尽管如此,从前期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看,有些城市还试图从标准、监测地点以及数据的选择性发布等方面,来减少全面公开数据可能造成的舆论后果。

这样做毫无必要。如果不正视城市空气质量的现状,且不说公众知情权如何满足,政府部门改善空气质量的决心,也将受到质疑。改善空气质量涉及方方面面工作,其中既包括政府部门对城市污染的治理,也包括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如提倡低碳出行)。因此,首先必须让公众知道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空气环境下,进而才谈得上共同应对与改善环境。何况,无论公布PM2.5与否,人们对空气质量状况都有切身感受。眼睛看到的、鼻子里闻到的,往往比枯燥的、不知道在哪监测的数据更具有说服力。

针对国内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毫无疑问,如何改善空气质量将成为一个长期重要议题。地方政府应下决心打一场长期攻坚战。这场攻坚战的第一个战役,就是尽快做好PM2.5的监测工作。特别是,相关部门不能为了让相关数据好看一点,就把监测点都设在景区、公园里。在空气质量可能比较糟糕的工业区、工地、道路,也应设立监测点。这样才能真实地体现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并鞭策政府部门全力以赴。

靠公布PM2.5换不来蓝天白云,靠修改或隐瞒PM2.5更不能让公众对空气质量放心。也有必要强调,光靠政府部门努力,空气质量也难以彻底得到改善。例如,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当你停车等待时把发动机关了,就可少制造一点空气污染。机动车处于怠速状态,PM2.5等有害气体排放是顺畅行驶的五倍以上。改善空气质量与每个人的生活休戚相关,需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进来。政府对待PM2.5检测发布工作的态度,将深刻影响公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2012年5月1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