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老人不愿跟孩子长期住?

(2011-02-28 11:45:14)
标签:

[原创]

杂谈

衣食住行

家庭

社会

     现在许多安家立业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都想把年迈的父母接到身边住,这样能够更好地照顾老人晚年生活,让老人跟着享受清福。可是,根据不少家庭老人的感受,孩子的孝心可以理解,但不一定每个老人都愿意跟孩儿长期住一起。

    有一位很孝顺的朋友,在外面租房子结婚成了家。后来,想买一套比较大的房子,由于钱不够,就主张把父母住的房子卖掉,用卖房款和自己的钱买一套大房子,把父母接来一起住。为了使孩子能够买到房子,老人家没有给孩子打什么蹩。房子卖了以后,随孩子一起搬进了新居。

     看着是老人跟孩子在一起的生活幸福安逸。其实,老人的内心还是有难言之隐。

    说实话,这位朋友的老人打内心真不想卖掉住了大半辈子的房子。一方面是老人家有穷家难舍的心理情结,心理上过不来劲,总认为忙了一辈子,到老没有一个自己的“窝”,还得“寄人篱下”,心里窝憋的慌。另一方面,是两代人住在一起生活习惯有很大不同,老年人有很多看不惯和不适应的地方。再一方面,也是很现实的一方面,老人家深知住在儿女身边,要看儿女们的脸色过日子。遇到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既操心又担心还帮不上忙,不如和老伴单独住着安生自在。只要家里有一点磕磕碰碰的事情发生,老人家就心里难受,嘟嘟囔囔埋怨孩子不该卖掉他们的房子。

    孩子们实在没有想到,老人家的房子竟成了老人家后半辈子的沉重心事。当孩子们得知老人家还经常偷偷地去看被卖掉的房子时,也后悔不已!真想再给老人家买一小套属于他们自己的“空巢”。

    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这就提醒人们办这种事情的时候,要充分征求和尊重老人家的意见,要认真考虑老年人的心理。譬如,有的孩子不在父母身边,想给老人家雇保姆,老人家反倒不愿意,存在一些对保姆的心理障碍。一般来讲,老年人传统观念较强,守旧的意识浓厚。所以,有时候我们更应该撇开我们的一些想法、看法,站在老年人的角度去理解老年人、宽容老人家。

    俗话说,老人有“四宝”心情才会好。要有老伴、要有老房子、要有养老钱、要有老朋友。

    有条件接老人和孩子们同住的,对老人家原来的住房哪怕租出去也最好不要卖,给老人家留一套属于老人自己的“空巢”,消除老人家“无家可归”的后顾之忧。一些老年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孩子的房子再大也是孩子的。年轻人一定要理解老人们的这种心理。    

    有条件接老人和孩子同住的尚存在这个问题,何况还有更多的年轻人家庭,目前没有能力接老人家与孩子同住,养老问题岂不更加难以解决?的确如此。

    作为家庭来讲,孩子安家立业后承担孝敬父母的责任,这是责无旁贷的。    

    作为社会来讲,提供各种类型的养老服务更是迫在眉睫的。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呈现出高龄化、空巢化的特点。当家庭对老人的赡养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时,社会则在养老问题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据有关报道,我国目前也正在加快研究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社区型居家养老服务正在试行。据了解,这种服务主要是针对在家居住的老人。每个月只需缴纳少量的费用,老人每天就能得到专业服务人员的定时探望和健康检查。同时,每一个家庭都与总部有紧急连线,即使是老人单独在家发生意外,也能得到服务人员的及时救助。

    对老年人的孝敬和服伺是非常细致的工作。不只是简单的送餐、沐浴、理发、洗衣被、居室打扫一类,还包括康复护理、读报陪聊、紧急救助等。更主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和心理需求。

    但愿每个家庭的孩子都能够理解老人、孝敬老人,也希望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尽快开展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