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厨艺东北菜家常菜饮食休闲生活 |
十大东北百姓菜
司马和妖妖分别写过《东北菜十大天王》和《东北菜十大天后》,写的非常好,让我读了垂涎欲滴,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可是他们讲到的二十个菜大多数都是好吃(“好”读四声)的哈尔滨人近年来创新出来或从外地引进改造的,有些菜很好吃,在外地吃不到,但在自家也做不出,只能到馆子去解谗。今天我想说几道我们小老百姓从小就吃,一直吃到现在的地地道道的纯东北家常菜,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尤其是东北老乡指正。这些菜没有一个能登上大雅之堂,但却是普通人家餐桌上天天能见到的内容。
1.猪肉炖豆角。这应该是东北人夏天吃的最多的菜之一。选带皮五花肉按红烧肉做法将肉炒香上色至八分熟,放入新鲜的油豆角,添汤炖熟。这菜也可用排骨代替五花肉,效果一样。小时家里穷,很难吃到肉,经常是用土豆代肉,但一定要有大油才能好吃。
2.炒土豆丝。这个菜看似简单,但做好了并不容易。首先刀功要好,土豆丝要切的细、切的匀,听说早年厨师考刀功就是考切土豆丝;其次火候掌握的要好,生了不能吃,过了不好吃。出锅时放些蒜末,闻着就谗。夏天可以改做炝土豆丝,焯好晾凉后拌辣椒丝、香菜末、熟芝麻,清凉爽口。
3.猪肉炖粉条。冬天没有豆角时就可以做这道菜,粉条要选耐煮的宽粉,肉最好是带皮的半肥肉(现在不敢吃了,怕高血压,怕胆固醇、怕长肚子)。做法其实跟炖斗角差不多,做好后粉条晶莹剔透,猪肉红里透黄,吃起来香淳可口,菜汤拌饭能让你多吃好几碗。
4.小鸡炖蘑菇。这是要重点介绍的一道菜,因为它是东北菜的代表。湾区这里有几家饭店有这个菜,但没一家正宗的。首先他们用的蘑菇就不对。真正东北小鸡炖蘑菇要用榛蘑,这是迄今仍无法人工培育的野生菌类,是真正的山珍。小鸡最好用家养的半大公鸡,肉食鸡的效果就差些了。鸡块在开水锅中串出血水,然后起炒锅,加食油烧热,放入鸡块煸炒,同时加辅料,待鸡块炒至变色发白时,加水、料酒、八角、花椒,用武火烧开,然后改中火炖。炖出浓烈香味时,加入榛蘑再炖,直到鸡肉炖烂即可盛碗,撒上香菜末即可。东北有句俗话说:“姑爷领进门,小鸡吓掉魂”,说的是新姑爷第一次到丈母娘家,丈母娘是一定要用小鸡炖榛蘑来招待的。可见这道菜的隆重。
5.家常凉菜。这个菜的原料根据季节不同可以灵活选择,夏天主要用黄瓜、粉皮(或粉丝),冬天则用大白菜、粉丝,冬夏都可以加胡罗卜,肉丝一定要有。同样的原料、同样的调料,不同的人能拌出不同的口味。做这菜时还有个特点,就是要多。用一般的盘子拌不行,肯定不够吃,要用小盆拌,量大。虽然每次这都是量最大的一个菜,但一般最先吃光的都是它,特别是喝酒时更是如此。
6.尖椒干豆腐。东北的干豆腐算是一绝,其他地方都做不出那么漂亮又好吃的干豆腐,不但有嚼头、味道好,而且下锅爆炒后也不易变形、断裂。制作的方法很简单,干豆腐可依据自己的喜好改刀成菱形或者条形加新鲜的尖椒,入锅爆炒即可,快出锅的时候可以扑上点蒜末、勾芡。有些人还先用高汤把干豆腐在锅里炖一炖,炒出来的味道就更鲜美了。
7.茄子炖土豆。土豆切滚刀块,茄子一定要用手掰,否则就变味了。先炒后炖,炖烂了出锅,撒上蒜末、香菜末,好吃得很。还有一种吃法是把整个的土豆和茄子煳熟(也就是蒸熟),用蒜末、香菜拌着吃,也别具风味。
8.拔丝地瓜。这是一款甜点,原料简单就是地瓜(南方人叫红薯)或土豆,辅料白糖
9.酸菜汆白肉。原料:用正宗的大白菜腌制的北方酸菜切丝,煮好的熟无花肉切片,不要太薄,冻豆腐块,粉丝。高汤烧开,下酸菜丝和冻豆腐,再开后下肉片,再过几分钟下粉丝,五六分种后放盐即成。吃时蘸蒜酱或韭菜花酱,吃过回味无穷。
10.小葱蘸大酱。我敢说没有谁把这也算做一道正式的菜,可哪个正宗的东北人没吃过小葱蘸酱呢。即便到了美国,我们也会在周末吃上几口,解解谗(在周末吃是因为第二天不上班,否则口气不好,不礼貌)。其实能蘸酱吃的不只是葱,黄瓜、大白菜小白菜、大萝卜等等都可以蘸酱吃。酱最好是自家做的大酱。哈尔滨产的许氏大酱味道也比较正宗。在美国可在韩国店里买他们的大酱,稍微加工一下勉强可以代替。
我这些东西写出来肯定会遭人笑话,说我太土,土得掉渣,没见过世面。没办法,咱就是东北人,一直就是吃这些东西长大的,而且时间长了不吃还谗。所谓的山珍海味也算吃过,但吃来吃去,还是吃这些东西最舒服、最实在。我爱百姓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