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看美国】凤凰城的天空

标签:
美国凤凰城巨人柱大峡谷旅游 |
分类: 浪迹天涯---在外旅游 |
凤凰城的天空
凤凰是传说中的一种瑞鸟,天下太平的象征。古人赋予凤凰非常高洁的品质,所谓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这样美好的形象如名之于城,这城能不让人浮想连翩,“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
湘西的凤凰古城,曾经神秘、古朴。文学巨匠沈从文又以一曲《边城》,将这座静默深沉的小城推向了全世界。如今早已人满为患,唯有凤凰青山和沱江绿水,依旧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游子向往、故人思念。
美西的凤凰城,一样古老却已然大都市。这座城是在古印第安人城镇废墟上兴建起来的,有着史前的文明。百多年来的发展,使之成为亚利桑那州的州府、美国第六大城市以及最主要华人聚居地之一。近几年许多高新技术和通讯公司都迁到这里,如我常念叨的英特尔公司,就在凤凰城设立了研发中心等,俨然是全球二总部。她的崛起演绎着希腊神话中的不死鸟((Phoenix)的故事:凤凰涅盘,沐火重生。
春寒料峭的季节,我从上海来到美国。当飞机再度从旧金山起飞,掠过美国西南方的天空时,我一直注视着脚下的这片土地:荒原千里,茫茫苍苍;濯濯童山,连绵不断。干涸的河床呈网格状,大地支离破碎。不是说凤凰择木而栖,西方的凤凰为什么会筑巢在一块不毛之地?
但这疑云,在凤凰城和风吹拂下,很快烟消云散。
小住凤凰城,浮光掠影而印象深刻。“凤凰鸣矣,于彼高岗”,四面环山中有邱陵,地形地貌极象家乡福州;冬天气候和暖,也象福州或厦门。南面紧邻索诺兰(Sonoran)沙漠,北边不远是气象万千的大峡谷——美国最著名的国家公园之一。市区坐落在盐河两岸,河已干枯,即使是春季也不见春水微澜,于是当地干脆不称河而称之为盐谷。这里气候干燥,年平均温度居全美主要城市之首,属热带沙漠气候。
可在这春季,你怎么也难以与沙漠联系起来。每天清晨推窗望去,远处窄叶杨依依、棕榈树高耸;近处绿草茵茵,小楼俨然。这里少雨却不缺水,原来早在上世纪初就兴建水坝和水库,兴起灌溉农业。二战后,工业兴起,城市发展迅速,百业兴旺。走在街上,行人绝少。街道两旁鲜花常开,红花绿叶。有一种特有标志性植物当地人称为“saguaro”没有确切的翻译,是一种柱子般的仙人掌,婷婷玉立点缀在楼前屋后,极具热带风情。
天空湛蓝湛蓝,仿佛透明一般,偶尔飘着几丝白云。“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此情此景,想起的是内蒙草原,想起的是过去,当然白云下面只有川流不息的小车。空地上到处植着草皮,并装有喷灌装置,无法种草的地方,则以碎石覆盖。没有人声喧哗,没有尘土飞扬。最让我称奇不是树上群鸟啁啾,而是路旁灌木丛中时有野兔窜出,跑跑停停;在市区小湖泊也有成群的野鸭,自由自在并不惧人。每天外出归来,皮鞋上几乎没有灰尘,白衬衣的领子一点不脏,出行与“灰头土脸”怎么也联系不在一起的。
这时自然想起离别故国时上海厚重的天空,以及在北京和大半个中国肆虐的雾霾。有报道说,不久前随着强冷空气抵达京城,北风携沙尘呼啸而起,空气中四处弥漫着黄沙尘土,并飘着一种土腥味。于是雾霾、PM2.5、毒霾、灰霾等都成了热词,更有“吸土部队”、“尘世美”、“公雾源”之类调侃。不知这几天是否已经“雾消霾散”了。一个地球的天空,二个大陆的环境为什么差别就这么大?
美国的西南类似中国的西北,关键词相同:沙漠、荒野、炎热、干燥。凤凰城可算镶嵌在沙漠中的一个绿洲,她有独特的横向发展的模式。有个简单的比较,凤凰城区与厦门市区人口相仿均在100多万,但前者占地面积却是后者的八倍。凤凰城可谓地广人稀,除了市中心有些30、40层的高楼外,大部份地区楼都不高,楼的周围都是绿化地和大片的停车场。道路的发达,停车的便捷,油价的低廉,轻轨、公交、出租车逐渐式微代之而起的是私人轿车。这样的交通结构,把我囿在住处周边而想独自去较远的地方游览就很不方便了。
市区要拓展,可以不断向荒原要土地,路电水一通,房子一盖,一个崭新的社区就诞生了。这样的模式,不需要动员,不需要拆迁,没人索赔,没人上访。忙的是植树种草、挖湖泊建球场,很难想像凤凰城会是美国高尔夫球的圣地。这里最不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维权维稳。环境优雅人们感受着,生活优闲人们享受着,并没有一个电视台在追问“幸福”什么的。
美国《世界日报》是这样总结凤凰城的四大优势:较多的工作机会、低廉的生活开销、稳定的社会治安与独特的人文景观。这不正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和谐社会吗?我也在感受,我也在享受,当然只是临时的、短暂的。但我知道这是外国的“梁园”,而不是中国的“伊甸园”。过不了多久,就要学着陶渊明老先生的口吻,唱起《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