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购买股票之后,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给自己投资的股票设置目标值,比方涨30%、50%、1倍、2倍、3倍或4倍。如果只追求50%以下的收益,一年半载就有可能实现目标。如果要追求2倍甚至3倍收益,那就不是短时间能实现的。一般而言,要想实现2倍以上的投资收益,就需要让资产自由生长。
让资产自由生长,必须让投资股市的资金不受扰动。问一声自己,在未来10年你会动用这部分资产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看看自己有多少备用现金,如果没有至少150-200万现金,我认为你真有可能坚持不住。我们先前制定的计划往往被后来的事情推翻而实现不了目标,这是因为有些事是你预想不到的,有些事是你不得已的。所以我们要准备好充足的现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长时间在复利的影响下让资产自由大幅生长。一个家庭和一个企业一样,如果没有充足的现金流,万一遇到突发事、意外事会很被动,出现这种情况,企业可能会倒闭,家庭可能会想法设法筹集资金,到时你能不考虑动用你的股市资产吗?巴菲特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所以,我们需要做到平衡自己的资产配置,要注意流动性,要留足未来10年的花费。
让资产自由生长,跟随时间(也就是长期持股)才可以。
我们经常羡慕机构投资者或基础投资者在减持股票时已经获利几倍甚至几十倍,殊不知,人家也是花时间熬出来的。那我们为何不这样尝试呢?
恒生银行、美国银行这些产业资本或金融资本,投资一家企业一般都要在5年以上才可能退出。现在恒生银行投资兴业已经获得了近10倍的回报,美国银行投资建设银行花了6年时间就已经获得了170%的回报,而这些投资时间都在6年以上,从这些机构身上可以看出,唯有跟企业共成长一段时间才能获得满意的回报。
让资产自由生长,不要换来换去才可以。买股票如烹小鲜,动不得!一动就会碎。如果今天招商银行好就换成招商,明天民生银行好就换成民生,那恒生银行是不是也应该把兴业银行卖掉去买招商或民生呢?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看到恒生银行这么做。它不知到招商目前比兴业好吗?它们为什不去追逐更好的银行呢?很多人丢弃兴业买招行或民生,我认为大可不必,招行是好,但它的估值比兴业高很多,对比这两家公司的近8年的财务数据,招行并不比兴业好多少,况且兴业利润增长更快。从以前利润是招行的二分之一到目前的三分之二,发展势头比招行好。还有,这样换来换去,跟投机没有什么两样,还会增加交易成本。那些换来换去的人其实也反映了他们心太急,没有耐心。总想每时每刻拥有最好的股票,殊不知,在惯性思维下,他们前面的选择一定会被后面的诱惑所推翻。
同麟2011年6月26日于家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