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明军
王明军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87,805
  • 关注人气:18,6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鲫鱼塞肉是上海食文化的活化石

(2011-07-20 02:39:00)
标签:

河鲫鱼塞肉

老上海

饮食文化

海派文化

美食

分类: 饮食文化

 “河鲫鱼塞肉”是上海食文化的活化石

/王明军

    不知道“河鲫鱼塞肉”这道菜,就不是上海人。

    许多人会有疑问,鸦片战争结束后,根据不平等《南京条约》规定,上海被开放成通商口岸算起,也就170来年,怎么能说老上海 “河鲫鱼塞肉” 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活化石呢?何况当时的上海还是个滨江小渔村。其实不然,正是因为上海开埠,才引来了全国各地的移民,随之而来的饮食文化汇聚在这块弹丸之地,最后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交汇、融合、沉淀;随着上海日益兴盛的社会、经济发展,老上海菜依然焕发出执着、顽强的生命力。老上海菜不是上海的,是祖先的创造,移民的传承;它更是民族的经典,华夏的骄傲!

    老上海菜是个什么概念,过去人们议论很多,权威的说法是杭帮、苏锡帮的翻版,长期以来,人们基本认同这个观点。造成这个错误观点的原因是老上海的菜肴偏甜,以口味归类。其实不然,老上海的几道经典制作形态的菜,就是中国古老食文化的继承。老上海菜的这一独特现象,在全国的各大菜系中是比较罕见和突出的。河鲫鱼塞肉,是老上海家喻户晓的菜肴,可这道菜实际可追溯到元代。《居家必用事食品类》记载:酿烧鱼,鲫鱼大者。肚脊批开洗净。酿打拌肉。杖夹烧熟供。如果我们再往上寻找这道菜渊源,恐怕就要提起战国时期的厨神易牙,传说中国的“鲜”子就是他发明的,起源于“鱼腹藏羊肉”这道烤制的菜。鱼和羊同烹,开创了食材之间互为交融调和的全新烹饪理念。

河鲫鱼塞肉是上海食文化的活化石

    签菜在全国已经基本失传,很多厨师根本不知道为何物。风靡唐宋时期的签菜唯一保留在了上海,成为上海老八样(扣蛋卷)的特色主打菜。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海派文化的精髓。海派文化不但是时尚先锋,而且还是继承传统文化的模范。

    改变一下河鲫鱼塞肉的做法,清蒸豆豉鳊鱼塞肉也同样是夏日不错的佳肴。

    新鲜鳊鱼去鳞去鳃开背(鱼肚面不开),去脏、洗净、擦干,铺入调制肉糜,加少许水和黄酒,均匀放上豆豉,一斤左右的鱼微波炉高档8分钟即可。蒸熟开盖,入葱浇热油。鲜美嫩滑,滋味渗心。

河鲫鱼塞肉是上海食文化的活化石

河鲫鱼塞肉是上海食文化的活化石

河鲫鱼塞肉是上海食文化的活化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