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往事 |
文/曹苏宁
清末大兴洋务,各地官员纷纷建工厂,开公司。但很多人都对洋务不甚了解,例如张之洞门人宋育仁,光绪年间受四川总督鹿传霖委任管理商务局时,在重庆开设了一个煤油(石油的俗称)
煤油公司局收购的煤炭堆积如山,重庆的煤炭却一天一个价。老百姓日常要用煤,纷纷抱怨,差点都闹出民变来。这么大的动静,连英国驻重庆的领事都听说了,以为中国人在能源上有了什么“重大进步”,给重庆地方官发出照会询问,这才搞明白,原来是闹了个大笑话。
有意思的是炼油机构的名字——煤油公司局,既是公司又是局。看来,热衷“与国际接轨”的,大多都兼有“公司”和“局”两重身份。
前一篇:北京土话里的英语“份儿”
后一篇:彩票原称“发财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