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是大林
我是大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5,876
  • 关注人气:3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的春假、秋假有必要么?

(2019-11-06 15:33:22)
标签:

教育

文化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对全国人大代表关于落实大中小学春、秋假建议的答复,引发热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提交了《关于落实大中小学春假、秋假的建议》,建议,将春假设立在“五一”前后、秋假设立在“十一”前后,假期可以设计为1015天左右,配合推动职工带薪休假,以便父母和爷爷奶奶带着孩子旅游度假。教育部表示,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春秋假,还需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研究,深入评估。

对这个假其实我是支持的,但想要落实并不容易。不少朋友说,学生阶段的主要任务就该是好好学习,搞这么多假期干嘛?

怎么理解呢?我们常说,一个单位和企业,员工更好的休息才能创造更多效益,前天我在节目里跟大家互动的话题就是“微软日本试验“做四休三”工作制,生产力提升40%”,这算是个例子吧,我想学生学习也一个道理,做好劳逸结合也会更好提高学习效率。

实际上,中小学生如果真有了春秋假,和寒暑假一样被安排进各种辅导班的可能性很大。这不能全怪家长,“普遍的教育焦虑”和“单位不给家长放假”,导致孩子除了辅导班,也真没更好的去处。

也有家长留言,孩子大老远上大学,三天两头放假,路费谁给报销?把寒暑假春节延长不就够了么。似乎也不无道理,相比中小学生的学习要求,大学生在时间上相对自主自由些,但并不意味着这个假期对他们无所谓。

事实上,大中小学生的春秋假能不能落地,取决于我们对假期、对教育的理解和认知。放假不代表就是吃喝玩乐,学习知识也并不只靠书本,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教育,只有当“教育”成为“生活”真实时,教育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从这个角度看,春秋假就不是把孩子放回家还给家长这么简单,要让假期成为学生掌握知识、促进身心健康的好机会,才有意义。

那么对于教育管理者,怎样在保证中小学校完成国家规定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结合实际创新课程实施举措,比如让学生利用春秋假期深入生活、体验社会、走进田间地头、参观企事业单位、参加公益活动等等,是有必要做好布局安排的。

这里面涉及学校学的管理、课程的安排,以及和家长的沟通与对接等等,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但基本原则,显然是要以最有利于学生教育以及身心健康为前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